截至“十二五”末,中核匯能有限公司已實現累計裝機容量100 萬千瓦,儲備資源300 萬千瓦;面對未來5 年的發展,中核匯能提出了“基本目標400萬千瓦,登高目標650 萬千瓦”的規劃,中核集團公司對新能源板塊也提出了在行業占據一席之地、進入“第一陣營”的要求。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核匯能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吳忠儉詳細解讀了新能源市場的規律、中核匯能的產業布局和發展規劃。他認為,中核匯能要繼續練好“內功”、搶抓機遇,緊緊依靠核工業,推動集團公司新能源板塊快速發展。
發揮核工業優勢順勢發展
記者:到“十二五”末,中核匯能的產能情況如何?產業布局呈現出哪些特點?
吳忠儉:中核匯能成立于2011年11 月,企業從無到有、產能從小到大的過程正是在“十二五”期間。作為集團公司的新能源板塊,到“十二五”末,中核匯能實現累計裝機容量100 萬千瓦(風電80萬、光伏20 萬),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 億元,利潤4500萬元。
中核匯能自主開發與合作開發并舉,還通過并購獲取了一些資源,目前已儲備資源300萬千瓦。在產業布局方面,公司建成的風電項目分布在內蒙、甘肅、新疆、海南等地,光伏項目主要集中在河北;在福建、河南、山東等地還有幾個在建項目。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向山東、江蘇、浙江、湖南、福建等地發展,這些地區也是核工業、核電的主戰場。
記者:作為核工業單位,中核匯能在新能源領域有哪些優勢?
吳忠儉:在發展過程中,我們有幾點感觸頗深:第一,集團公司的品牌是“無價之寶”,從資源獲取、融資到建設過程中,人人都說“這是國企老大哥的項目,沒問題的”。第二,獲得了分布在全國各地核工業單位的支持,這些單位多年來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很高的知名度、影響力,他們也為我們在當地項目的開發、建設提供了各種幫助。第三,核電的發展對集團公司新能源產業布局的帶動作用,特別是讓我們擁有了能源行業的渠道和經驗。第四,吸取了傳統新能源發電企業的經驗和教訓,引進了成熟的管理和人才,具有后發優勢。第五,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很多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后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掌握行業規律聚力發展
記者: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中核匯能如何看待這塊市場?又積累了哪些經驗?
吳忠儉:新能源行業門檻相對較低、市場化程度非常高,業內國企、民企混雜,其資源獲取、項目開發需要面對完全市場競爭,后面的征地、環評、并網等環節又要不斷和地方政府、能源系統、電網公司打交道。新能源也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其項目具有建設周期短、速度快的特點,像光伏項目從指標分配到項目建成的周期只有一年。這要求我們嚴格對待各種風險評估、招投標管理等環節,決策流程還必須跟上進度。
從實施角度來講,我們常說新能源項目是“出生決定終身”,中核匯能因此強調在項目“出生”的時候,選用最合適的風機、光伏板,做好選址、設計工作,同時通過“集采分簽”等方式降低成本,為后續運營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前,中核匯能已經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規范、標準和體系,也擁有了一支成熟的開發、運營、建設隊伍,以及完整的供應商體系。
記者:中核匯能在發展過程中如何充分整合核工業資源,發揮整體的品牌優勢?
吳忠儉:現在,核電、地礦等板塊對新能源行業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開展了一些工作。對此,中核匯能一貫持開放態度,并建議大家形成合力,共同打拼新能源市場。
我們可以進行多種多樣的合作。比如,雙方成立合資公司,中核匯能利用成熟的經驗、隊伍,主導融資、設備采購、選址、設計、運行、維護等關鍵且容易產生風險的環節;當地的核工業單位負責前期開發,參與項目建設,項目投運后雙方共享收益。
加強自身建設蓄勢發展
記者:“十三五”期間,中核匯能如何貫徹集團公司對新能源板塊的戰略定位?有哪些具體規劃與安排?
吳忠儉:集團公司提出“希望中核匯能到2020 年在新能源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要求。近期國家發布的規劃顯示,中國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到2020 年將達到2.5 億千瓦,光伏將達到1.5 億,前景仍然十分看好。根據國家新能源市場的發展,中核匯能也提出了自己的“十三五”規劃,確定了到2020 年總裝機容量400 萬千瓦的基本目標,登高目標是650 萬千瓦。這樣算來,我們的市場占有率將達到或是超過1%。
根據目前的情況和職工的干勁兒,中核匯能在“十三五”后期可能會出現一個“跨越”,但目前仍有兩個核心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并購,如何規范、科學地通過并購實現產能增加,特別是對私企的并購,是公司亟待解決的一個課題。另一個是資金,新能源產業發展需要大量資金作支撐。除了傳統渠道,我們也希望通過集團公司內部的融資租賃、產業基金等單位,解決發展過程中的資金問題?,F在,中核匯能正在推進股份制改革,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資金,同時調整公司股權結構激發活力,為下一步上市做好準備。
通過多年的發展,無論是在新能源行業還是上下游產業,中核匯能已經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有了很大的話語權,也具備了一定行業知名度?,F在,中核匯能已經將2016年定為“管理提升年”,將堅持以發展為中心,強化經營開發和安全運維兩個抓手,提升治理管控、風險防范、資本運作、團隊建設四個能力,全面實施擴大裝機規模、規范項目管理、加強資金籌措、推行集采分簽、固化內控機制、力推信息化等六項業務舉措,適時啟動職業經理人試點、技術改造等多項工作,力爭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