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旭如:建議加強基礎研究掌握領先核心技術
來源:中核集團 發布日期:2018-03-1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新時期要將我國建設成為核工業強國,必須有自己的領先核心技術,需要依靠核物理基礎與核技術應用基礎領域原創性成果的重大突破。
為此,首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長段旭如在今年“兩會”遞交了“關于加強核物理與核技術基礎研究的建議”的提案。
統籌協調 集中優勢力量資源突破技術瓶頸
目前,我國在核物理及核技術基礎研究方面還存在對研究資源、科研投入的統籌協調不夠,基礎性、前瞻性的研究難以取得重大突破等問題,難以滿足核能利用、核燃料循環、核技術應用等三大產業發展的需要,制約著核科技體系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段旭如表示,加強我國核物理與核技術基礎研究,首先要統籌規劃協調,有效利用資源。“要從核事業發展需求及核技術發展趨勢出發,統籌考慮,規劃布局重點研究方向,重點支持,加強國內科研院所與高校間的合作,組織全國的優勢力量與資源,集中力量突破技術瓶頸。”
多管齊下 推進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
段旭如強調,要加強核物理與核技術基礎研究條件和能力建設。要在發揮現有大科學裝置的作用和共享資源的基礎之上,大力發展新型實驗方法與技術;與此同時,統籌部署一批特色鮮明的中小型裝置,以比較靈活快速的方式積累前瞻性技術和成果,吸引和培養人才。
“以研究資源及團隊創新能力等優勢吸引人才,以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助推核物理與核技術基礎研究的可持續發展。”在段旭如看來,我國核物理相關的實驗隊伍比例偏低,團隊數量不足,亟需在更多高校中建立核物理研究隊伍,并依托大科學裝置培養理論人才。此外,還要建立機制培育年輕人才,鼓勵擁有核物理及核技術學科的高校在研究生指標上向相關學科傾斜,并通過院所科研人員到高校授課等方式進一步加強院所與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
此外,段旭如還呼吁加強核物理與核技術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建設,并依托這些平臺建立廣泛的用戶組織,注重同國際比對,形成最有利于創新研究的機制,成為最活躍的國際合作研究基地。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