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專家點評  > 顧軍:努力開創新時代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新局面

顧軍:努力開創新時代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新局面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顧軍 發布日期:2018-03-05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擔負著重要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國企國資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為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更高歷史使命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們黨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重要力量。這“六個力量”是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新定位,是對國有企業地位作用的新期待,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新方向。國有企業要擔負起“六個力量”的歷史使命,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更加堅強的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這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更高發展質量的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產品和服務的重要供給側。國有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水平與高質量發展還有一定差距,無法很好滿足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高端高質的新需求。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要求國有企業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提供更好質量的產品、更高水平的服務,推動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更高奮斗目標的要求。我國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這個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皟蓚€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對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尤其是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必然要求培育一大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是在關系國計民生經濟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的國有企業必須要扛起來的歷史責任。

  國有企業在經濟領域發揮更大更好作用,既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的責任所在。國有企業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存在。國有企業要適應新時代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唯有進一步深化改革。這就要求國有企業牢牢把握深化改革的正確方向,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努力做好“六個一”。

  圍繞一條主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重點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不能因為包袱重而等待、困難多而不作為、有風險而躲避、有陣痛而不前,要樹立必勝信念,堅定不移把這項工作向前推進。”國有企業要充分認識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牢牢把握主攻方向,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通過去產能優化供給結構、去庫存清除供給冗余、去杠桿確保供給安全、降成本提升供給能力、補短板擴大有效供給,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企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型升級。

  找準一個突破口: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突破口。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明確指出,這是新形勢下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這既是我們黨對基本經濟制度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也是國有企業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迫切需要。當前,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基本政策已明確,相關細則不斷完善,國有企業應按照中央要求積極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或可能的利益輸送等方面急切需要建立有效的判斷標準和容錯機制,同時,要防止出現簡單的股權多元化為混而混。要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股權多元化的治理結構和更加市場化的經營機制,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以更好達到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目的。

  構建一項新機制:建立更加市場化的用人機制。企業發展始終離不開人的活力與動力這一根本問題。深化企業內部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制度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三能”改革,難點是領導干部的“能下”,關鍵在于建立完善市場化用人和考核機制,用好“能上能下”的指揮棒,推進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入。企業用人機制的核心在于抓住“關鍵少數”,國有企業要著力培養企業家精神、有效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大力實行經理層的市場化選聘和退出機制,以此打造一批適應市場化要求、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的企業家型領導干部隊伍,為國企改革發展提供關鍵人才支撐。

  聚焦一個關鍵戰略:抓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實。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全球范圍內孕育興起,搶抓未來發展機遇,關鍵在于創新驅動,即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國有企業作為市場創新主體,應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帶動作用,必須加大創新投入、吸引和培育創新型人才隊伍,引領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打好一場攻堅戰:打好防控經營風險的攻堅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防風險是首要之戰,重點在于防控金融風險。國有企業經過多年快速擴張式發展,在取得巨大發展成就的同時,也積累了各種各樣的經營風險,如資產負債率高、勞動生產率低、債務風險大、處僵脫困任務重、法律訴訟案件增加快、歷史遺留問題依然復雜難解等等,這些風險如不能有效防范,很有可能就是前進道路上的定時炸彈。國有企業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把防范化解重大經營風險作為重點工作、首要之戰,確保實現企業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平穩過渡。

  確立一個根本保障: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國有企業發展史就是一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歷史。新時代堅持黨對國有企業領導的具體路徑,就是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從時間角度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自始至終;從空間角度看,把黨的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中,全面覆蓋。這既加強了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側重在治理架構層面貫徹黨在企業發展上的意圖,同時又為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運作留有足夠的空間,更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這就是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之“特殊優勢”所在,其核心就是通過政治優勢的發揮更好地轉變為市場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

  總結改革開放的歷程,一個不可動搖的結論就是,中國40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中國未來的發展依然要靠改革開放。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不僅是國有企業自身做強做優做大的要求,更是全面深化改革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領域的改革一樣,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和攻堅期,需要涉險灘、啃硬骨頭,更需要壯士斷腕、鳳凰涅槃的決心和勇氣。深化國企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國有企業必須按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爭做改革創新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讀懂改革規律、掌握改革本領,更加自覺、堅定地推進企業改革,推進國有經濟發展壯大,更好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現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作者:顧軍,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本文刊載于2018年3月2日《學習時報》。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