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中國廣核集團舉行的2025年度媒體通報會上,中廣核數科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孫永濱做了題為“數智驅動 產業躍升,以數字生產力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報告,從核電儀控、高端工控、數字化等方面向主流媒體介紹中廣核數字化板塊2024年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情況和相關成果。


?高起點建設核電DCS產業鏈,自主核級數字化儀控系統(DCS)“和睦系統”已應用于30臺在運在建核電機組
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被稱作是核電站的“神經中樞”和“大腦”,中廣核數科自主研發了我國首個核級DCS平臺“和睦系統”,填補了我國在核電儀控裝備領域的空白,使我國成為全球少數幾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之一。目前,“和睦系統”已應用于30臺在運在建核電機組。

在大亞灣核電站30年大修中,首次采用自主研發的DCS平臺SH_N,將大亞灣核電站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組裝式模擬控制系統改造為國產全數字一體化控制系統,核電機組自動化控制水平和本質安全得到顯著提升,在一次并網成功后,數字化控制系統始終保持“零缺陷”安全穩定運行,為全球在役M310機組提供控制系統成功改造樣本。
通過不斷迭代升級,實現“和睦系統”與“華龍一號”完美融合,全力保障中廣核“華龍一號”示范項目防城港核電站4號機組投產發電,同時助力太平嶺核電站1號機組順利完成冷、熱試等重要工程節點,為“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和睦系統”也廣泛應用于“VVER機組”“高溫氣冷堆”等不同技術的核電堆型中,實現了二代、三代、四代核電技術和堆型的應用全覆蓋,充分體現了該平臺高可靠、高易用的技術特征,技術先進性始終保持國際領先地位。
????高水平聚焦高端工控創新,自主研發新能源風機控制器L7000實現大功率風機控制器海陸雙應用
中廣核數科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在原有核電控制系統優勢賽道的基礎上,加速能力外溢,以中廣核長三角新興產業(數字化)技術中心建設為重要抓手,緊密圍繞新一代核電DCS、汽輪機控制系統、新能源自動化、高速磁浮、智慧船舶等方向培育新質生產力。
在核電運維領域,首次實現數字化儀控系統(DCS)對汽輪機組的集中監視和控制功能,在三澳核電站通過將數字化儀控系統與汽輪機保護系統統一融合應用,可以實時掌握汽輪機組的狀態參數,并調整汽輪機組運行狀態,提高核電機組的安全性和運行效率,目前也在同步開展15臺在運在建機組的汽輪機系統改造。
在核安保領域,自主研發高負載高可靠核安保集群系統“和睦天盾”,通過監控、警情預警全自動處置功能,確保在極端情況下系統也能維持高效運作,“永不宕機”,顯著提升核設施的安全保障水平,已在太平嶺核電站成功應用。

在新能源自動化領域,自主研發的新能源風機控制器L7000繼2023年海上大功率風電場應用后,2024年在云南文興風場實現陸上大功率風機首臺套應用,成為目前國內唯一同時取得海上、陸上大功率機組雙應用240證書的國產風機控制器,并簽訂了批量應用訂單,提升了新能源風機控制器國產化、自動化的水平。
?高質量推動數字化轉型發展,創新發布中廣核“Ue云網”新一代工業互聯網平臺
數據作為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優質生產要素,數字化、智能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賦能能源行業領域。
作為中廣核數字化重要支撐平臺,中廣核數科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手段,利用數智技術優化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提升“產品+服務”能力。

2024年,中廣核數科創新發布了新一代工業互聯網平臺中廣核“Ue云網”,以統一架構、統一平臺支撐集團“6+1”產業數字化轉型,通過集成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多項核心技術,為各產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鏈條數字化解決方案。
同時,持續推動一系列數字化新場景新技術新應用落地,助力中廣核智慧司庫體系建設,將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深度融合,實現境內外司庫運營操作、資源管控、風險管理等可視化、智能化管理,形成數字生態管理能力。
未來中廣核數科將繼續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持續深入踐行“嚴慎細實”工作作風,做強產品、做優平臺、做大產業,加快實施“數字化產業躍升”計劃,與各方攜手共創數智未來。
編輯|路惠然
一審|陳碩
二審|車金
三審|沈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