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四五”現代能源規(guī)劃重提積極發(fā)展核電
政策定調“積極安全有序發(fā)展核電”。2012年福島核事故后,中國逐步放緩了核電建設節(jié)奏。2021年,《“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和《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先后提出“積極有序發(fā)展核電”?!抖髨蟾妗分性俅沃赋觥巴苿幽茉辞鍧嵉吞几咝Ю?,推進工業(yè)、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積極安全有序發(fā)展核電,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確保能源安全”。
2022年中國核準10臺核電機組,達2009年以來最高峰。我們認為本次核電核準體現國內能源轉型對穩(wěn)定能源需求的急迫性,是中國火電重啟加速的一體兩面,再度印證核電的基荷能源屬性。
預計“十四五”期間中國年均核準8-10臺自主三代核電機組。截至2022年10月底中國商用核電裝機5559.47萬千瓦,已核準及在建裝機約2539萬千瓦。根據中國核能行業(yè)協(xié)會及有關機構,2025年中國核電在運裝機容量預計達7000萬千瓦左右,在建裝機規(guī)模接近4000萬千瓦;2035年中國核電在運和在建裝機容量將達2億千瓦左右,發(fā)電量約占全國發(fā)電量的10%左右。考慮到核電建設周期較長,我們預計“十四五”或將為密集核準期,年均核準8-10臺核電機組。
2.四代核電大規(guī)模商運漸行漸近,有望帶來設備需求釋放。
? 高溫氣冷堆不限于發(fā)電,開始與產業(yè)耦合。2022年10月中國核電公告擬與東華能源共同出資設立茂名綠能,作為“高溫氣冷堆+石化產業(yè)耦合”的樣板工程項目,未來五年內預計投資超千億元,通過對高溫蒸汽的梯次利用,保障“東華茂名輕烴產業(yè)園”蒸汽、電力、制冷乃至氫能的清潔化供應。
? 以制鋼行業(yè)測算高溫氣冷堆需求,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達10.65億噸,按照180萬噸鋼對6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對應3.55億千瓦高溫氣冷堆(即296個120萬千瓦規(guī)格的高溫氣冷堆機組)。
霞浦鈉冷快堆預計于2023年建成投產。快中子反應堆作為四代核電主力堆型,可將天然鈾資源利用率從壓水堆的1%左右提高至60%以上。目前霞浦示范快堆工程采用單機容量60萬千瓦的快中子反應堆,1號機組于2017年底實現開工建設目標,2023年建成投產;2號機組計劃于2020年開工建設,2026年建成投產。
3. 按每年10臺核電機組招標,每年核電設備市場達724億元
我們按照每年10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的設備招標量,每年核電設備市場預計達724億元。? 裝機容量:按照“華龍一號”120萬千瓦標準計算,10臺機組需招標1200萬千瓦配套設備;? 設備購置平均單價:根據中國核電網,“華龍一號”設備購置費為6036元/kW,占工程建成價的38.6%。

其中,每年核島、常規(guī)島、電廠配套設施(BOP)市場空間分別為333、217、174億元。細分來看,核島中壓力容器、蒸汽發(fā)生器市場空間分別為77、57億元;常規(guī)島中汽輪機、發(fā)電機、汽水分離再熱器市場空間分別為52、39、2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