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苑 孫玉玉
南京某高新醫藥企業在江蘇省較早使用長半衰期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現因高質量發展需要整體搬遷,其中一批含有碳-14和氫-3核素的放射性廢液亟待處置。這批放射性廢液半衰期長達5730年,且活度較高,處置難度較大,國內鮮有成功處置案例,江蘇省沒有相關處置資質的單位。企業輾轉多次尋找處理單位未果,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得知消息后,江蘇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江蘇核管中心)與國內具備相關處置能力的專業公司聯系,制定處置計劃。由專業公司運往國家永久庫處置,降低了運輸風險,減少了處置費用。目前,這批廢液固化處置和暫存工作已全部完成。
這是江蘇核管中心2021年“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點項目,也是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扎實開展“擔當作為辦實事、服務發展高質量”活動的一個縮影,把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服務核技術利用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核與輻射安全社會共建的切實成效。
首次引入企業主體視角
構建行業性輻射安全管理標準體系
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雖然專業性很強,但引入企業主體視角,可以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更好地落在實處。
圍繞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筑牢核與輻射安全第一道防線,江蘇核管中心結合本地實際,推動國家有關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現行法律法規具體化、表單化,在此基礎上,把經企業自主實踐證明為有效的共性管理經驗制度化、標準化,分行業分領域構建“法律規定+企業實踐”的輻射安全管理標準體系。
“移動伽馬射線探傷是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監督執法的重中之重。”江蘇核管中心執法科科長韋正向記者介紹。
在伽馬射線探傷領域,無錫某企業著眼可持續安全發展,探索建立了層層落實、人人有責的輻射安全崗位責任體系,實行風險標識、定期排查、專項評估的風險分級管理體系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配套創建了嚴于法規要求的自主培訓制度和動態更新的放射源電子臺賬制度。
無論是輻射環境保護機構負責人、無損檢測部門負責人、安全保衛部門負責人,還是現場探傷的安全員、操作員以及源庫保管員等,均承擔相應的安全職責。企業內部全員敬畏核安全、維護核安全的文化氛圍濃厚,安全記錄保持良好。
“我們吸取了相關企業的有益做法,率先出臺全省工業領域伽馬射線探傷輻射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指南,引入風險分級管理理念和層層抓落實的安全責任體系,強調文化引領、全員參與的核安全文化建設,明確輻射安全各項管理制度的關鍵內容,指導企業加強制度化管理,全面提升以法治意識、憂患意識、自律意識、協作意識為核心的核安全文化素養。”韋正表示。
同時,江蘇核管中心接連出臺工業領域輻照加速器、科研放射性同位素以及醫療等3個行業指南。此外,利用現場執法對200家省管企業進行宣貫,對蘇州等地區451家重點核技術利用單位開展視頻培訓并指導自查,確保企業負責人應知盡知、應查盡查。
目前,正在按照生態環境部的部署要求,開展全國工業射線探傷類核技術利用單位輻射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試點工作,并將在江蘇試點基礎上向全國推廣施行。
一季一排查
推進放射性廢物安全處置
放射性廢物(源、液)的排查與安全處置是江蘇核管中心“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主戰場”。
“江蘇省放射性廢源增量快,幾乎每年都有數百枚廢源待處置。”江蘇核管中心放管科科長張伯明說,“從2020年開始,我們探索實行一季一排查制度,完善企業送貯為主、應急收貯為輔的收貯管理機制。截至目前,已安全收貯159家單位共計654枚放射性廢源和2.76噸放射性廢物。”
南京市某中學依照有關規定對危險化學品進行處理,在學校庫房中意外發現一枚固體放射源鐳-226。經查,這枚放射源是幾十年前學校用作物理探測射線實驗的實驗器材,當時沒有編碼,屬于廢棄的放射源。根據我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規定,按照有關編碼規則,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對這枚放射源發放了編碼。江蘇核管中心依照收貯工作程序,迅速將其安全收貯至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
“由點及面,江蘇核管中心發揮牽線搭橋作用,以南京為試點市,組織市級生態環境部門、有資質的處置單位以及部分高校、科研單位、醫藥企業進行專題座談,研究提出搭建省、市生態環境部門、處置單位和需求方四方平臺,探索開展含放射性廢液和動物尸體的處理處置工作,既為廢源和放射性廢物產生單位解決了實際困難,又更好地解決了這一領域輻射安全隱患問題。”張伯明表示。
不斷拓展陣地
開展核安全科普宣講志愿服務
近年來,一些單位公眾溝通水平不足成為制約核能、核技術應用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組織開展主題性、全民性、群眾性核科普活動十分必要。核安全主題宣傳成為核管中心深入基層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
今年年初,以“輻射無處不在、輻射會有傷害、輻射可以防護、輻射造福人類”為主題,綜合應用聲、光、電、數碼、全息等現代尖端技術,江蘇核管中心建成并啟用全國首個智能化核輻社云科普館。
江蘇核管中心支部成立核安全宣傳黨員先鋒隊,按照崗位特長和行業特點,依托云科普館,開展科普宣講志愿服務。結合省、市、縣三級核與輻射監管支部共建,黨員先鋒隊先后赴南京、無錫、常州溧陽等地,走進企業、社區、學校、地鐵站,分享核與輻射科學知識,普及核安全文化,現場解答群眾關于“身邊的輻射有哪些”“核磁共振有輻射嗎”“基站環境保護距離的標準是多少”等疑問。
云科普館運維負責人、江蘇核管中心綜合科科長張蕊雪告訴記者,“目前,江蘇核管中心核安全文化進基層服務已經開展3期館內宣傳和3期外場宣傳,宣傳陣地更加穩固,宣傳方式更受歡迎。為進一步拓寬宣傳陣地、提升宣傳效果,江蘇核管中心加大新媒體運營力度,以大學生群體為重點,創新開展在線抽獎答題、趣味知識競賽、朋友圈點贊、抖音直播、科普志愿者招募等系列活動,通過吸引一批又一批志愿者‘走進來’,推動一批又一批志愿者‘走出去’,提升核輻社品牌引領力、影響力,探索‘云平臺+體驗館’的核安全宣傳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