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切爾諾貝利  > 30年后再看切爾諾貝利,放棄核電可行嗎

30年后再看切爾諾貝利,放棄核電可行嗎

來源:中國核電信息網 發布日期:2016-04-26

頑強的小生靈


  原標題:如何讓中國核電安全:30年后再看切爾諾貝利

  如果沒有5年前的福島核泄露危機,當年震驚世界的“切爾諾貝利事件”或許已漸漸淡出世人的記憶。

  整整30年前的今天,前蘇聯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8噸多強輻射物泄漏,30人當場死亡。

  這場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核災難使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0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超標的核粉塵一直飄到數千公里之外的西北歐、甚至大西洋另外一邊的北美。

  在之后10多年內,陸續又有數萬人死于核輻射引起的疾病,數10萬人遭受不同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甚至直到今天,這片土地上仍能檢測到顯著的核輻射超標,當地的嬰兒出生缺陷率仍然很高……

  全球核電業走在十字路口

  “切爾諾貝利災難”發生30周年以后,全世界對于核能安全利用的技術保障與知識普及已大大提高。

  正在修建的永久性保護裝置

  幾年前,在國際社會——包括中國——的慷慨捐助下,烏克蘭已籌齊款項修建了一座新的永久性保護裝置,以取代當年用于對發生泄露的核反應堆進行封堆的臨時“石棺”。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支持下,烏克蘭政府還于2010年底決定,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地區設計專門旅游線路,對普通游客開放,目的是“為了讓世界人民永遠記住這段悲傷的歷史,認識核設施安全的重要性”。

  5年前發生的“福島危機”至今仍未塵埃落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已經再度喚醒世界人民的“核意識”,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全球核工業的未來航道。

  幾乎在2011年福島核泄露發生的第一時間,世界上擁有核電站的所有大國——其中包括美國、俄羅斯、歐盟諸國及中國——均要求對本國的已有或在建的核電站全面加大安全檢查力度,有些還迅速調整了核政策。其中,中國國務院于曾于當年3月16日宣布暫停所有核電項目的審批。

  與此同時,世界各地民眾的反核聲浪也一浪高過一浪,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素來享有美譽的歐洲甚至一直在認真考慮和辯論“無核化”的可能性。有人因此預言,全球核電業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多年來世界范圍內熱度逐漸回升的“核電復興”將很可能就此夭折。雖說這可能有點夸大其詞,但“福島危機”在隨后一段時間內對國際核電裝備制造、放射性稀有元素開采加工、傳統礦石能源市場……直至氣候談判等諸多領域產生了深刻影響。

  不過,許多跡象表明,近幾年全球核電產業正在逐步走出“福島危機”的陰影,復蘇的信號頻繁傳來。時間,似乎是治療一切傷痛的萬能良藥。

  徹底放棄核電不可行

  根源還在于經濟。

  未來核電比例若明顯下降,全球電價將會明顯上升。法國的電價只有其鄰國德國的2/3,原因就在于法國絕大部分的電力是核電廠提供的,而保守的德國則已全部停運了核電站。

  中國的核電產業起步非常晚,其在全國電力供應中所占的比例也微乎其微,遠低于美、法、日等核電大國,但近年來的發展勢頭卻異常迅猛,目前全球在建或準備籌建的核電裝機容量有一半在中國。

  有人估算,福島事件以后幾年里的暫時“凍結”直接或間接影響到6000至8000億元中國核電及相關上下游產業。因此,僅就經濟價值而論,人們似乎可以斷言,中國未來大規模縮減和放緩核電的發展顯然是不可能的。

  盡管中國的相關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反復強調要從福島核泄漏事件中吸取教訓,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但專家們普遍認為,中國不會因噎廢食,停止發展核電的腳步。

  實際上,近來中國政府已重啟核電站項目,并且將它列為未來中國能源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久前制定的十三五規劃中指出,要以沿海核電帶為重點,加快開工建設和建成一批核電項目。在整個十三五期間,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廢棄的控制中心

  客觀地說,或許確如許多業界專家及政府決策者所言,即便發生過美國三哩島、前蘇聯切爾諾貝利和日本福島等嚴重的核泄露危機,但核電仍是迄今為止成本最低、對環境破壞最小的能源生產方式。

  以中國的情況為例,不上核電項目,就需要更多的煤電廠。姑且不談煤發電造成了大氣污染、溫室氣體排放等等,僅2010年全國煤礦事故就直接導致2400人喪生,另有6000多挖煤工人患上矽肺病。

  而且,若以目前的生產水平測算,未來50年內,中國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將被耗盡。因此,只要經濟成本上行,可再生能源尚未真正實現產業化和市場化,放棄核電至少在中國是不能承受之重。

  禍根:蘇聯體制

  盡管核泄露事故一再提醒我們加強安全監管、開發更先進可靠的新型核電技術,但我認為,無論是切爾諾貝利還是福島事件,給我們的最大教誨其實還在于:你不可能為無法預計的事情未雨綢繆。也就是說,下一次核事故將不再會是地震或海嘯引起,而必定是其他某種我們現在根本不可能想像得到的因素造成的。

  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核電站的安全運行固然重要,萬一發生事故以后的應對措施同樣必須放在重要位置上。好比醫學上如果人類如果不能徹底消滅某一種傳染病,那么提高對它在人群中大規模爆發時的控制及患者治療的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

  有許多分析人士正確地指出,社會對核輻射的恐懼所造成的危害可能更甚于核泄露本身。

  然而,回顧30年前發生在切爾諾貝利的慘劇,一個最重要的教訓就是:想要確保核能安全利用、將核泄露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關鍵還在于決策民主、管理科學、信息透明和言論自由。人民只有掌握了充分的正確的信息,才會免于非理性的恐懼和謠言。

  過去30年來許多親歷人士的反思一再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若不是在僵化的蘇聯官僚體制之下,特別是如果不是有關當局不負責任地試圖掩蓋真相,這場世紀災難本來是有可能避免或大大減小的,即便發生也不至于釀成如此不可收拾的后果。

  從某種程度上說,切爾諾貝利之殤更是一場人禍,而不是天災。而在核事故發生后的針對性應急預案方面,中國的現有水平,比前蘇聯所展現出來的拙劣一面好多少呢?

  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核陰影之后,人類也許依然不會放棄發展核能的雄心,但政治和科技精英們一手遮天、把事關自身身體性命的普通民眾完全排除在外的那個時代將一去不復返。這就是切爾諾貝利和福島留給后人的代價高昂的遺產。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