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對公眾輻射影響微乎其微
來源:惠州日報 發布日期:2015-04-30
核電站的核反應堆和放射性設備管道等均設置在很厚的混凝土屏蔽廠房內,設計中還針對各種可能產生的輻射泄漏采取了多道安全屏障。在電站反應堆運行時,人即使站在反應堆廠房墻外邊,受到的輻射影響極低,幾乎接近天然本底水平,不會對人體造成輻射損傷。
核電站運行一年輻射劑量或低于一次胸透
輻射無處不在,我們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月草木,乃至人的身體都存在著放射性。我國某些高本底地區的輻射劑量為3.7毫希伏/年;磚房的輻射劑量為0.75毫希伏/年;宇宙射線的輻射劑量為0.45毫希伏/年;水、糧食、蔬菜、空氣的輻射劑量為0.25毫希伏/年;土壤的輻射劑量為0.15毫希伏/年;一次胸部透視的輻射劑量為0.02毫希伏。
據統計,世界各地平均的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約為2.4毫希伏/年,國家標準要求每座核電站向環境釋放的放射性物質對公眾造成的有效輻射劑量應小于0.25毫希伏/年,實際上核電站運行對周圍居民造成的輻射劑量每年約為0.01毫希伏,相當于不到百分之一的天然本底輻射劑量或低于一次胸透的輻射劑量,所以說核電站對公眾的輻射影響微乎其微。
ap1000核電技術比大亞灣核電更加先進
火力發電廠在燃燒燃料時產生大量的灰塵,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二氧化碳是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元兇。化石燃料的燃燒污染環境、危及人類的健康。而核電廠使用核燃料,不排放這些有害物質。此外,專家已經證明,火電廠排放的放射性物質大大高于一般的核電廠。
拿秦山和大亞灣核電廠來說,其運行十多年來沒有造成任何環境放射性影響。此外,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三代ap1000核電技術,是在美國幾十年的核電技術和經驗基礎上進行開發的,在放射性物質的處理和控制設計上相對大亞灣和秦山等二代電站更加先進,因此運行排放的放射性物質將更小,對公眾和環境的影響也更小。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