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我國最大規格無縫鋼管生產線的四川三洲特種鋼管有限公司46.94%股權近日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參考價24,727萬元。掛牌資料顯示,上述股權為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持有,轉讓后中石化將不再持有其股權。
名列重點培育大企業名單
記者了解到,三洲特管位于成都市青白江,是在原大型國企四川化工機械廠的基礎上,由三洲集團和中石化于2005年共同出資組建。公司注冊資本24500萬元,中石化占其46.94%股權。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115,625.42萬元,其中固定資產12,611.41萬元,流動資產80,658.13萬元,無形資產10847.46萬元,其他資產11,508.42萬元。總負債67,737.14萬元,所有者權益47,888.28萬元。公司的核心無形資產是土地使用權(工業用地)。2007年,四川三洲實現主營收入17801.5915萬元,凈利潤2025.0195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三洲特管的主要經營業務為石油專用管材,主營產品有大口徑無縫合金鋼管等。今年初,三洲特管已被列入成都市首批重點培育的大企業大集團名單。
公告稱,四川三洲的主要生產線目前為在建工程,預計不能按原定計劃竣工投產,最終能否順利竣工投產存在不確定性。同時,中石化資產公司還為四川三洲的1.8億元貸款提供擔保。轉讓方轉讓股權的同時,將一并向受讓方轉移該等擔保義務。
公告要求,受讓方注冊資本不低于1億元,資產總額不低于3億元。同時,還應具有核能設備制造行業投資管理經驗,不存在委托持股、信托持股、代表持股或其他股權關系復雜的情況。
核電用管前景看好
作為我國唯一擁有核電站主管道制造資格證的企業,三洲特管目前的重點發展方向是核電用管。為此,三洲特管投資近10億元建設“核級材料及大口徑特種鋼管”生產線。該線產能約為15萬噸,設計20%的產出是合金或不銹鋼核電管,其余產品包括高壓鍋爐管以及機械加工用管。核電用管所需的原料將由三洲現有的20噸電爐冶煉,但其余坯料可能考慮外購。
據悉,今年八月,三洲特管計劃再建一條新線,產能約為20萬噸,以涵蓋直徑在273毫米以下的鋼管。該項目預計于2009年1季度投產。
業內人士指出,三洲特管目前已具備年產5-6千噸核電用管的能力,產品不僅應用于國內的核電站,也出口至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巴基斯坦。作為國內鋼管行業的排頭兵企業,寶鋼近年也加大了核電用管的開發,其與江蘇銀環精密鋼管的合資公司已于去年破土動工并將于2009年7月投產,此合資公司的年產能約為500噸。
事實上,根據我國核電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核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這意味著,在今后的十多年間,我國平均每年要開工建設3-4臺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投資總額至少達4500億元人民幣。僅僅在2008年,我國就將開工建設福建寧德、福清和廣東陽江三個核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