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無礙廣東境內核電站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朱學蕊 發布日期:2010-12-01
11月19日,據國家地震臺網測定,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寶安區、香港特別行政區交界14時42分發生2.8級地震。深圳局部震感較明顯,但地震未對本地居民或房屋財產造成損害。
地震發生后,中廣核集團控股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將地震期間核電站安全情況公開做了安全情況通報。
通報中稱,地震后,該公司地震辦公室電站監察系統數據顯示,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二期地震儀表系統(KIS)閾值正常,均未觸發報警。此次地震不會對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二期造成任何破壞性影響。
大亞灣核電站廠址是從廣東省沿海地區十多個備選廠址中優選出的核電廠址,廠區及周圍歷史上沒有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20公里范圍內沒有產生6級以上的地震能動層,地殼安全穩定,發生強地震的概率非常低。
從設計上,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構筑物的抗震設防烈度為:8級地震烈度可確保安全停堆的標準設計和建設,廠房則按照8級地震烈度安全運行的標準設計和建設。
據悉,剛剛投運及正在建設的嶺澳核電站二期核電站一、二號機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寧德核電站等,在廠址選擇階段中充分考慮了地震等災害因素,并通過了國家核安全局嚴格的廠址安全評審。在建設上,采用了比大亞灣核電站安全性能更高的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技術方案CPR1000,核電站概率安全指標進一步提高,防抗強地震能力進一步增強,可以有效地防抗強地震、強臺風等自然災害。
通報最后指出,我國目前在運行核電站在選址中充分考慮了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因素,多選擇沿海地質結構穩定區域,核電站廠址選擇余地大。運行核電站在工程設計和建設中,防抗強地震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充分落實縱深防御原則。此外,我國核電站在放射性物質和環境之間至少設置了燃料包殼、反應堆壓力容器、核島安全殼等三道堅固的屏障,具備了較高的自然災害防御能力,因此,我國核電站具備了較強的抗強地震等自然災害能力。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