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規劃7500萬千瓦裝機較適宜
來源:鳳凰網財經 發布日期:2010-09-19
近期,國家主要領導人密集視察核電項目,《求是》雜志日前也刊登出《加快發展方式轉變 實現我國核工業又好又快安全發展》的文章,不僅表明中央領導對核電發展極其重視,也預示著調整后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或將出臺。有消息顯示,相關規劃內容正在上報國務院。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指出,核電是我國新興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是石化能源替代的主要選擇之一。但是目前我國核電發展速度無法滿足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能源的巨大需求,因而我國核電發展戰略也應適時作出調整。
2007年國家相關部門曾出臺《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規劃目標是中國到2020年實現核電裝機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但是從我國核電發展速度來看,這一目標顯然已經無法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更無法實現我國向世界承諾的到2020年國內單位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的減排目標。
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調整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核電裝機目標。對裝機發展目標,各界說法不一,最初有說是6000萬千瓦,現在則已擴容到1億千瓦。針對我國核電產業發展的現狀,周修杰認為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目標在7500萬-8000萬千瓦是比較適宜的。我國雖然提出要大力發展核電,但是也應當保持一定的發展節奏,不可盲目大躍進。從我國核電技術裝備發展水平和核電人才培養來看,也無法滿足1億千瓦的核電裝機目標要求。同時,核電安全是我國發展核電工業的前提,一旦核電裝機目標過高,核電建設節奏過快,在目前我國核電監管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核電安全很難得到完全保證,這就背離了我國核電工業發展的初衷。
從核電技術路線選擇來看,雖然我國引進的美國西屋公司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已經得到消化,但是我國核電工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是要回歸到國產技術,實現核電技術自主化。目前我國自主核電技術CAP1400最早也要到2017年才有可能實現發電,為了吻合我國核電技術發展進度,現階段,我國核電工業發展速度也要相應進行控制,核電裝機目標不宜過高。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核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我國核電工業布局已經呈現出由東向西、由南到北、從沿海到內陸的發展趨勢。為了滿足內陸地區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這一發展趨勢在即將出臺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中也應當有所體現,以加快內陸地區核電建設步伐。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