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核能行業協會 發布日期:2022-06-01
《中國核能行業智庫叢書(第四卷)》已完成出版發行,這是一本發產業先聲的智慧文萃,是行業專家們從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對產業前途命運進行思考的思想文庫。自2021年12月起,協會微信公眾號將精選大部分文章與廣大讀者共享。今天推出的是核安全與公眾溝通板塊文章《我國核工業企業助力壯大數字經濟新優勢》。
官思發
中核集團戰略規劃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核電產業與數字化轉型研究,近年來,先后在國家能源局委托的《我國核電發展戰略研究》,中核集團委托的《數字核工業發展現狀及策略研究》《核電產業鏈整體運作機制研究》等課題研究中擔任核心成員。
《我國核工業企業助力壯大數字經濟新優勢》
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 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及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并逐步實現商用,一些傳統產業線上化和數字化轉型,催生出了金融科技、共享經濟、在線直播、在線教育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2020 年,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并未如其他行業一樣陷入深度衰退,疫情反而促使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 將有望成為后疫情時代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正是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價值得到凸顯,以傳統產業數字化和數字信息產業為主體的數字經濟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新形態。
1 數字經濟的概念內涵
數字經濟是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 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高數字 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治理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已經三次將“數字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 “促進”到“壯大”再到 2020 年提出“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數字經濟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數字經濟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部分。一是數字產業化,也稱為數字經濟基礎部分,即信息產業,具體業態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信息通信業、軟件服務業等;二是產業數字化,即使用部門因此而帶來的產出增加和效率提升,也稱為數字經濟融合部分,包括傳統產業由于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生產效率提升,其新增產出構成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數字經濟發展現狀
2.1我國數字經濟產業規模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 年)》報告顯示,2019 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 35.8 萬億元,占 GDP 比重達到 36.2%,占比同比提升 1.4 個百分點,按照可比口徑計算,2019 年我國數字經濟名義增長 15.6%,高于同期 GDP 名義增速約 7.85 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從我國各地發展情況來看,2019 年數字經濟增加值超過 1 萬億元的省市包括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安徽、湖南等;遼寧、重慶、江西、陜西、廣西等省區市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也超過 5 000 億元。
2.2數字經濟政策情況
正如前文所述,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在我國政府工作報告中三次提及數字經濟,并且其地位越來越得到重視。自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開始,國家部委和各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發展數字經濟,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數字中國和智慧社會等宏偉目標,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穩定并擴大就業的指導意見》《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章見》《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同時,全國 31 個省級政府也相繼出臺了數字經濟發展相關政策規劃,推進數字經濟發展。
3 我國核工業融入數字經濟發展現狀
本文將以中核集團、國家電投集團、中廣核集團在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信息搜集和總體情況分析為切入點,總結我國核工業企業融入數字經濟發展的經驗和成績。
3.1中核集團發展數字經濟現狀
中核集團高度重視謀劃數字化發展,將“數字核工業”建設列為了“十三五” 重點任務,并編制了《數字核工業發展專項方案》《中核集團“十三五”信息化專項規劃》《中核集團人工智能與核科技產業融合發展規劃》等頂層設計文件指導數字化轉型。2019 年中核集團收購同方股份,成為中核集團發展數字經濟的主要力量,為中核集團提供發展新動能和新經濟增長點。
在數字產業化方面,據中核集團控股同方股份 2019 年年報,將公司業務劃分
為公共安全、信息產業、節能環保和總部投資及科技園 4 類,其中公共安全和信息產業的細分方向都屬于數字經濟中數字產業化的內容,這 2 類業務 2019 年營業收入達到 180 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 78%。當前,同方股份正多方面力爭構建服務數字經濟發展的信息生態系統。與此同時,通過自主可控與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創新突破,為建設數字中國保駕護航。
在產業數字化方面,中核集團將數字核工業列為“十三五”期間的重點戰略任務,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推動了核工業產業鏈的數字化發展。一是數字核電建設 穩步推進。集團統籌成立了核能軟件與數字化反應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了 “數字核電”專項,從技術研發、工程設計、運行維護等方面進行了探索。二是數字鈾礦山建設取得實效。明確了數字鈾礦山總體架構,初步建成了我國首個千噸 級數字化綠色鈾礦山。三是持續探索核燃料元件智能制造。開展了智能制造戰略 研究,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燃料棒立體庫、物料自動轉運系統、智能倉庫管理系統、ERP 系統等相繼投入使用,為數字化、智能化奠定了重要基礎。
3.2國家電投集團發展數字經濟現狀
國家電投集團認為,數字化轉型是落實中央有關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的具體行動,是集團公司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企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2035 一流戰略”的必然選擇。要進一步提高對數字化轉型重要性的認識,將數字化轉型與提升集團公司治理水平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抓好貫徹落實。要將數字化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做好頂層設計,要樹立品牌、融通創新,促進國家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7 年年底國家電投在電力央企中率先成立集團大數據中心,推動“云、大、物、移、智、鏈”技術與能源領域深度融合。2019 年 1 月,國家電投與華為公司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通過建立戰略合作領導小組,在智慧能源信息平臺、數字化核電等 12 個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2020 年是國家電投數字化轉型開局之年。2020 年,國家電投提出將數字化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做好頂層設計,研究推進管理數字化和產業數字化協同發展的具體思路和舉措。國家電投從設計源頭牽引核電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基于5G+ 工業互聯網的智慧核電、核電行業標識解析企業節點、智慧工地等方面開展核電數字化轉型。
在組織機構方面,國家電投成立了數字化轉型領導小組和數字化管理中心,全面推動管理數字化、產業數字化建設。當前,國家電投智慧光伏、智慧風電、智慧工地等數字化應用不斷涌現,按照公司規劃,到 2025 年,國家電投風光水火核等將實現數字與能源工業技術深度融合。
3.3中廣核集團發展數字經濟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廣核集團高度重視“信息化、數字化”技術的重要性,從戰略層面、業務和技術層面積極推進創新發展理念,積極主動謀劃和推動數字化轉型,將數字化轉型與發展清潔能源主業深度融合,助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和能源革命。
一是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工作。中廣核集團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組織,集團公司黨委書記擔任集團網信委主任,各板塊和成員公司成立了相應機構, 按照“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三步走戰略以及“戰略牽引,智能驅動,為中廣核高質量發展賦能”的發展思路,部署和推動系列數字化轉型工作,從數字化戰略、業務管理數字化、數字化場景應用、新技術應用、數字化團隊創新等五個維度方面對標世界一流和行業先進企業,編制了集團未來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
二是實施核電全壽期數據管理和智能管理,打造中國廣核特色“核電工業4.0”。集團推動建立“技術狀態管理”標準體系。集團全面貫徹系統工程、并行工程和現代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以協同設計為核心,結合信息化技術手段, 開展核電全生命周期過程并行、集成化處理的系統方法和綜合技術研究;構建核電設計 / 建造 / 運維開放、共享、協同的“智能核電”體系,在實體電站建設的同時建成數字化電站。截至目前,智能核電項目累計產生研發成果 73 項、發明專利 43 項、軟件著作權 34 項、外部獎項 50 項、工信部示范項目 4 項,成果連續兩年入圍國資委中央企業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
三是積極打造核電全壽期數據資產管理的核心引擎和前臺工具。針對我國核電神經中樞——儀控系統以往高度依賴進口這一痛點,集團按照“自主、安全、可控”的原則,積極組織研發攻關,成功研發了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數字化儀控平臺“和睦系統”。
四是積極推動經營管理數字化、流程化,實現了集團流程管理全覆蓋。集團視管理流程化為數字化轉型成功的關鍵一招,對總部 16 條端到端流程和 131 條職能流程進行梳理,建立了流程、制度、職責、內控有機銜接的流程管理體系,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化創新工具也成功助力集團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將疫情對生產經營和工程建設項目的影響減至最低。
4 我國核工業企業助力壯大數字經濟發展路徑
4.1制定數字化發展頂層規劃
在“十三五”發展基礎上,進一步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及趨勢,準確研判數字經濟發展形勢,在發展戰略與規劃中充分體現數據要素價值,融入數字經濟發展要求。全面統籌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突出編制企業集團的《“十四五”發展規劃》與《“十四五”信息化專項規劃》等,不斷深化各企業集團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總體思路與發展策略,并動態優化實施路徑,以頂層規劃全面引領企業集團產業發展融入數字經濟大環境。
4.2加快發展新基建,完善內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發改委將新基建劃分為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類。核工業企業集團可以結合自身優勢,搶抓新基建發展機遇。在信息基礎設施方面,各大集團應做好集團級數據中心規劃與資源統籌,建立覆蓋全集團成員單位互聯互通的高速信息網絡,有需求和條件的企業集團,應整合集團公司已有的超算資源,建設智能計算中心。在融合基礎設施方面,實現先進信息技術與企業業務的深度融合,做好頂層規劃與技術選型,盡快形成核工業智慧供應鏈平臺、核工業數據中心、核工業工業互聯網、綜合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行業級平臺設施。在創新基礎設施方面,加強數字反應堆、核燃料元件設計以及熱工流體計算和事故分析等專用軟件開發與創新平臺建設,以數字化創新夯實核工業數字經濟發展基礎。
4.3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
在“十三五”已經取得的產業數字化基礎上,加快梳理產業鏈數字化發展需求與投入產出分析,加強國內外數字化發展對標分析,以智慧供應鏈建設為契機, 全面融入數字鈾礦山、數字核電、數字化工程、智慧工地、核燃料智能制造、數字后處理與數字核醫療等產業,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
4.4培育壯大數字產業融入數字經濟發展
據國資委信息,中央企業成立了 60 余家從事數字化信息化的專業平臺公司, 核工業企業應該進一步以培育壯大專業數字化平臺公司為契機,明確數字化責任主體,從 IT 基礎設施平臺、終端硬件、應用場景解決方案、行業高端知識服務等方面布局。最終,通過全面融入數字與智慧基因,實現覆蓋從軟件到硬件、從終端到云端的產業鏈條,力爭構建服務數字經濟發展的信息生態系統。具體從三個層面開展工作:一是堅定做好服務核工業企業集團全產業鏈數字化發展,同時通過挖掘核工業產業鏈發展需求,并通過分析業務背后的數據特點,做好數字資源產業化的布局。二是深度開展核工業數字產業化,將核工業積累的大量數據資產進行深度開發,從大數據分析中找尋研發、設計、運行等業務中的缺陷與不足,創造更多額外的經濟價值。三是根據各企業集團發展戰略與策略,將核工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經驗向其他產業推廣復制,助力其他產業數字化轉型。
4.5建立和完善數字化治理制度體系
在未來探索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核工業企業集團應借鑒國家數字經濟管理與政策文件,加快完善各企業集團數字化治理制度體系,盡快出臺企業集團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并不斷完善核工業企業集團發展數字經濟統計實施規則,建立集團內外數據資源交易流通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支撐和保障核工業企業集團業務數字化轉型發展,全面融入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大潮。
5 結束語
數字化時代企業競爭就是數據等生產要素配置效率和產業生態之間的競爭。數字技術已不再是差異化競爭優勢,而是企業制勝未來的必要要素。因此,核工業企業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市場主體,只有加快推進數字技術與核工業產業鏈的融合發展,以數字化轉型助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重構產業生態圈,提升產業競爭力, 從而成為“數字中國”建設和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