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核電站  > 太空中的核電站

太空中的核電站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網站 發布日期:2008-06-05

  1978年1月24日,前蘇聯軍用衛星“宇宙954”號因控制機構失靈而墜入大氣層,變成許多小碎片,散落在加拿大的西北部地區。加拿大政府就此向前蘇聯提出抗議,并要求賠償損失。國外一些報刊也就此紛紛發表評論。

  怎么衛星墜毀于他國,竟引起抗議和糾紛呢?原來在前蘇聯這顆軍用衛星上裝有核反應堆,衛星失事后變成碎片散落在地面上,就會產生污染。人們由此知道,核反應堆已被搬上太空,成為當時超級大國爭奪空間的重要工具。

  其實,美國在這方面也毫不示弱。早在1965年,它就發射了一顆裝有核反應堆的衛星。

  將核反應堆裝在衛星上,主要是用它提供重量輕、性能可靠、使用壽命長和成本較低的電能。

  在衛星上裝有各種電子設備,包括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裝置、通信聯絡機構、電視攝像和發送系統等,都需要使用大量可靠的電能。對于用來探測火星、木星等星體的行星際飛行器,配備的電子設備就更多更復雜,而且來回航程就要數年至十幾年。在此期間,還要與地球保持不斷的聯系,因此,這種太空飛行器上所用的電源,就要求容量更大,性能更加可靠。

  為了滿足太空衛星和飛行器的用電要求,人們進行了各種試驗研究。

  60年代初期,首先在衛星和太空飛行器上使用了燃料電池。這種電池和普通化學電池(即干電池)不同,它實際上是一種發電設備。只要向電池中不斷地注入反應物質(流體)。排出反應的產物,燃料電池就能長期連續地進行工作。

  通常廣泛采用的是氫-氧燃料電池。由于這種燃料電池是一種把燃料具有的化學能,也就是氫-氧燃料的燃燒熱能連續而直接地轉變成電能,沒有作機械運動的零部件,所以它的工作穩定可靠。不僅如此,它除了能得到需要的電能外,還可以得到與燃料的消耗量相同的水。這種水經過凈化以后就可供人飲用。這對太空飛行器來說,是一種寶貴的副產品。美國的“阿波羅”飛船登上月球,就采用了氫-氧燃料電池。但是,燃料電池的成本高,使用壽命最長為幾十天,不能滿足長期使用的要求。

  堪稱空間電源大力士的核反應堆,其電容量從500瓦至幾千瓦,甚至可高達百萬瓦。在這種情況下,對于要求電源容量越來越大的一些太空飛行器來說,就理所當然地選用核反應堆作電源了。

  太空核反應堆在工作原理上與陸地上的核反應堆基本一樣,只是前者由于在太空飛行中使用,要求反應堆體積小,輕便實用。為此,太空核反應堆所用的燃料是純鈾-235。這種核反應堆連同控制裝置,大約像2千克重的小西瓜那么大。反應堆運行時產生的熱量,一般用以下兩種辦法轉換成電能:一種辦法是,將裝有液態金屬(如水銀或鉀鈉合金)的管子從反應堆中通過,液態金屬就吸收熱量變成蒸氣,來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它的優點是,能量轉換效率高,可達30%。缺點是,汽輪機的轉速很高,達到每分鐘1萬轉,這在空間飛行無人維修的情況下,很難做到長期安全運行。因此,這種辦法未能得到實際使用。另一種方法是,以熱電偶或熱離子方式發電。它不需要轉速很高的汽輪機,所以使用簡便,可以長期穩定地發電。但熱電偶的轉換效率只有2%,絕大多數熱量都浪費掉了。而熱離子轉換效率比熱電偶高得多,是很有發展前途的一種換能方法。   熱離子換能是利用熱離子二極管來完成。它是將熱離子二極管的發射極(陰極)緊靠著反應堆中的燃料元件。當核裂變產生的熱量將發射極加熱到1500~2000℃的高溫時,發射極中的自由電子就得到足夠的能量而飛出。這時二極管的收集極(陽極)就將電子收集起來,結果在陽極和陰極之間形成通路,產生了電流。

  太空核反應堆不僅用作空間飛行器和衛星的主要能源,而且還是未來用于考察和開采月球礦藏的理想電源。在人類征服宇宙空間的偉大事業中,空間核反應堆無疑將是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轉自中國科普博覽網站

下一篇:海上核電站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