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第7版 發布日期:2021-04-12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戰略部署,并首次將“加強核安全監管”列入國家發展規劃,體現黨中央、國務院對核安全監管工作的高度重視,凸顯核安全監管工作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位置。持續加強核安全監管是“十四五”以及到2035年期間的主要任務,是確保國家核安全的重要手段。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加強核安全監管、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核電高質量發展,必須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準確認識核電發展現狀和發展的必要性
《建議》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這是我們準確認識理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方法論。因此我們必須準確認識核電發展的現狀和發展的必要性。
我國核電發展現狀總體安全良好。截至目前,我國運行機組世界排名第三,在建機組世界排名第一?;谖覈鸩浇⒌耐暾暮穗姽I體系和核安全監管體系,我國核電機組運行安全穩定,在建機組建造質量可控。在核電發展和核安全等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特別是AP1000核電技術全球首堆、EPR核電技術全球首堆以及“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全球首堆陸續在我國建成投產。
發展核電是滿足氣候變化的需求。《建議》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2015年在《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中,確定的4項自主行動目標之一是“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核能作為清潔能源,核電單機組功率大,在非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上可以起到關鍵作用?!笆奈濉睍r期是我國核電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實施核電“走出去”戰略的重要機遇期。
精準分析核電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建議》提出“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核電技術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我們要科學分析目前核電發展中的薄弱環節,特別是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要以問題為導向,集中協調國內力量建立核電核心技術攻堅體制,不斷提升核電安全技術水平。筆者認為目前核電發展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是日本福島核事故后10年,世界有核國家和世界與核相關的組織,如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核設施的安全進行了不同層次的分析,提出提高與日本福島核事故有關的核電技術應對和改進的具體措施。但是,世界核電界并沒有很準確地在核電技術、監管要求等方面達成共識。
二是世界各國核電設備制造等技術儲備不足。自1987年前蘇聯發生切爾諾貝利事故后,多年來各國發展核電的熱情不高,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一些國家明確提出不再發展核電,尋求新的清潔能源。對早期運行的核電機組,不計劃延壽。核電建設多年停滯,世界核設備制造廠制造能力下降,核電設備標準相對老化,核電人才儲備不足,核電技術人員呈現“碎片化”。
三是新技術的采用相對受限制。核電是一個多學科的復雜的結合體,涉及面之廣,其它工業領域無法相比。保守策略是核電設計首先考慮的問題,相對限制了新技術在核電領域的應用和發展。核電建設工期長,工程技術在控制、通訊、材料等多個領域的應用,落后于其他工業領域。
深刻理解核電發展與安全的關系
《建議》指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國際核安全峰會上指出,“發展和安全并重、權力和義務并重、自主和協調并重、治標和治本并重”?!八膫€并重”是我國核電處理發展和安全關系的方法論。
核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安全作為非傳統安全納入國家安全觀,未來應站在國家層面整體協同考慮核安全,堅持“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
核事故后果的嚴重性凸顯了核安全監管的重要性。世界核電發展中曾出現三次重大核事故,對所在國和人民的生活影響巨大?!耙匀嗣駷橹行摹笔俏覀凕h的宗旨,發展是為了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責任。核安全監管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核電安全發展。
因此,需要正確理解核安全監管的獨立性。在國家層面上建立獨立的核安全監管體系是國際公認的有利于核電發展的有效制度,我國國家核安全局是從事核安全監管的獨立部門。2018年1月實施的《核安全法》在不同章節分別明確核行業主管、發展部門、核安全監管部門以及相關企業的職責,在第六條明確提出核安全監督管理的職責分配的方式和組織制度,在第六章監督檢查中明確提出核安全監督的目的及制度?!督ㄗh》中提到的“加強核安全監管”應是大范圍的理念。核安全監管部門要做好獨立監管外,其它相關部門或單位都應按照《核安全法》要求,做好本職的核安全監管工作。
科學執行核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
《核安全法》明確了核安全工作的7項原則,即:核安全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責任明確、嚴格監管、縱深防御、獨立監管、全面保障的原則。7項原則是在借鑒國際做法、總結我國核安全工作經驗基礎上,總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核安全工作原則,是從事核工作所有人員必須遵守的原則。
任何參與核電的單位,都應將安全放在首位,認識到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把預防核事故的發生放在核安全工作的首位。在技術上做到縱深防御,從設計、建造等各方面對核安全相關活動的全過程實施監督管理和風險控制,不留死角,防止核事故發生。
國家核安全局在國家核安全法律的框架下對從事核相關活動的單位實施國家核安全監管,在不受其他主體的不當影響下就核安全相關問題做出決定。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核安全的管理工作。
獨立核安全監管并不取代相關單位的內部管理。從事核活動的單位應當對設計、建造、運行、退役以及核安保等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確保所有活動遵守核安全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標準。
開拓創新核安全監管新理念
《建議》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必須遵循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原則。經過“十五”到“十三五”時期,我國核電建設飛速發展,裝機容量成為世界第二,安全可靠地發展核電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核安全監管理念的創新,也會為發展保駕護航。在“放管服”的大背景下,在傳承基礎上創立新的核安全監管理念應成為“十四五”核安全規劃的重點內容。
一是急需進一步建立完整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核安全監管體系。我國核安全監管起步較晚。通過廣泛參與國際合作,吸收不同國家、地區和不同組織的核安全監管經驗,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監管體系。面對不同的堆型,急需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核安全監管道路。二是提高認識。確保核安全是多層次、多領域交叉的系統工程,需綜合施策,加強全方位保障。要大力培育核安全文化,督促企業主動公開內部監督、質保檢查、同行評議等結果,將發現的重大安全質量問題納入監督范疇,提高監管效能。三是做好傳承與創新。在傳承的基礎上,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吸收不同行業監管經驗,激發核電市場活力。
全面推進核安全監管系統觀念
《建議》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系統觀念原則,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這為核安全監管提供了方法論指引。
系統觀念是根本、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從核行業發展看,核安全監管是大的監管概念。“十四五”核安全規劃中應統籌國內核安全監管力量,形成安全合力。以系統觀念看待國家核安全監管,落實核安全觀。
加強核安全監管的整體性、協同性。“十四五”核安全規劃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在總結“十三五”的基礎上,從全局上把握問題,系統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分析解決問題。
在核安全監管領域應“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立“大核安全”概念?!督ㄗh》指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這是新時代實現我國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選擇。縱觀世界歷史,登上世界科技舞臺中心的美國、日本、德國,都是依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支撐。上世紀中葉,從第一臺商用核電站投入開始,這些國家在核安全領域加大科技投入,引導世界核電的發展。我國核安全監管領域相關的技術導則仍處于跟隨狀態,技術標準中的數據缺少相應的技術支撐。
做好核安全監管,必須激發全體從業者的主體活力。“十四五”到2035年遠景規劃中,在核安全監管領域的投入會遠大于以往。我們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特別是“理性、協調、并進”的中國核安全觀為指導,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匯聚起維護國家核安全的強大合力。在核電發展中加強監管確保安全,在核安全監管中促進核電發展。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華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