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核電信息網 發布日期:2008-06-02
中國于1984年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成為該機構112個成員國之一。國際原子能機構是聯合國系統內一個獨立的政府間組織。作為該機構的成員,中國也必須遵從“加速和擴大原子能對全世界和平、健康及繁榮的貢獻,并盡其所能由其本身,或經其請求,或在其監督或管制下提供的援助,不致用于推進任何軍事目的”的國際原子能機構《規約》的主導宗旨。因此,防止核擴散和履行核監督必須由國家政府予以保證,并由國家政府相應部門具體實施。 正是由于存在著推進軍事目的的可能性,才使得原子能事業及其所屬產業的發展和任何有關核技術、核設施、核材料的國際交往產生了高度的政治敏感性。鑒于此,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國際核裁軍那樣曠日持久,為什么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任何核基地和核設施都成為敵方重點攻擊和摧毀的戰略目標,以及我國出口阿爾及利亞的民用研究反應堆工程為什么會引起國際輿論的普遍關注,等等。 多年的生產運行實踐已經證明:核工業行業所屬產業(如核燃料循環、核電、核設施和其他核技術等)是符合安全要求的,產業發展不會對自然環境、生態環境和廣大公眾的健康和安全帶來危害;相反,產業發展還會給上述領域帶來長遠和明顯的益處。但是,這種安全性的獲得,是建立在一個相當嚴密的特殊安全監督與管理體制上的。這個體制包括國家為保障核安全而專門設立的國家專職監督機構-國家核安全局(在其他任何工業部門都沒有),以及為確保核安全而專門發布的一系列法規、條例等法律法令。 實踐還已證明:盡管事故發生的幾率(可能性)極小,對核安全管理的任何疏漏和麻痹大意,都有可能導致嚴重核事故的發生,釀成災難性后果(例如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并引發國內外廣大公眾的反核輿論,進而影響產業的發展?;诖?,一旦發生重大事故,一般都需政府首腦親自處理。一些核國家,因職責不清、職權分離產生的管理混亂,給理應極為嚴格的核安全管理體系帶來某些人為隱患,繼而引發嚴重核事故的慘痛教訓,應引起我們高度警惕。可見,核工業行業及其所屬產業安全保障的特殊性與其他任何工業部門都截然不同,存在著突出的特點。這對于建立一個高度集中統一的獨立的核管理體制尤為重要。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487號   京ICP備1502187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