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海生物監測預警樣機試制”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來源:中國高校之窗 發布日期:2017-12-22
近日,由大連海洋大學圖書館館長、信息工程學院教師郭顯久教授所帶團隊承擔的“核電廠海生物監測預警樣機試制”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并舉行了樣機發往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大亞灣核電基地的啟運儀式。

該項目于2016年12月立項,總研制經費382萬元。經過近一年的刻苦攻關,項目解決了浮標穩定性、監測設備搭載、大數據無線傳輸、智能數據處理算法、不同設備平臺集成等關鍵問題,并通過了陸上實驗測試和海上試驗測試等環節,達到了預先設計的指標要求。
該項目所試制的樣機可搭載聲納、水上/水下攝像機、水質、海流、氣象等多種傳感設備;可對聲納圖像、攝像機視頻、遙感和海冰圖像、水文氣象等多個監測參數進行處理,并通過智能計算給出所監測海域的海洋生物密度,為核電廠冷源海域海洋生物入侵提供預警信息及處置決策。該樣機是目前國內外搭載監測設備最多、數據處理平臺集成復雜度最高的綜合海上監測預警系統,不僅可為核電廠冷源海域提供海生物入侵預警,對核電運行安全提供保障,也可應用于海洋環境監測及海洋資源調查等領域。
目前,該樣機已在大亞灣核電基地進行實際試運行。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