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機組的建設和運營可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來源:中國核科技信息與經濟研究院 發布日期:2017-09-30

【世界核新聞網站2017年9月15日報道】 2017年9月15日,國際能源署(IEA)Geoffrey Rothwell在世界核協會(WNA)年度研討會發言中介紹了《核電領域產生的就業》報告的結論:建設和運營一臺1000 MWe核電機組,能夠創造約20萬工作·年(job-year)的就業機會。這份報告由國際能源署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共同編制。
研究發現,對于一臺典型的1000 MWe核電機組,在廠址準備和建設期間能創造約1.2萬工作·年的直接就業機會;在50年運行期間, 每年能創造約600個行政、運維以及永久性工作崗位,即可創造約3萬工作·年的直接就業機會;在退役期間,10年內每年雇傭約500名員工,即可創造約5000工作·年的直接就業機會;最后,需要在40年時間里雇傭約80名員工開展放射性廢物管理工作,即可創造約3000工作·年的直接就業機會。因此,一臺1000 MWe核電機組可創造約5萬工作·年的直接就業機會。
此外,一臺1000 MWe機組還可以創造5萬工作·年的間接就業機會(在核供應鏈上)以及10萬工作·年的衍生就業機會。因此一臺1000 MWe機組在建設 、運行和退役期間總計能創造約20萬工作·年的就業機會。
Rothwell表示,世界核協會預測的“和諧”核電未來發展愿景中,全球到2050年將建設1000 GWe核電裝機容量,這將創造最高可達每年81萬工作·年的直接就業機會。為使“和諧”愿景成為現實,全球需要在2016—2020年每年啟動10 GWe核電裝機容量建設,在2021—2030年每年啟動25 GWe容量建設,并在2031—2050年每年啟動35 GWe容量建設。
在“和諧”愿景中,核工業提供的工作崗位將持續到2160年(詳見圖1)。
Rothwell在發言中提及了D Harker和P Has Hirschboeck 在2010年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這項研究發現,每兆瓦核電裝機容量可創造0.5個就業崗位,低于太陽能(每兆瓦1.06個),但高于不到20兆瓦的水電站(每兆瓦0.45個)和聚焦式太陽能發電技術(每兆瓦0.47個),并遠高于風電廠和聯合循環天然氣電廠(每兆瓦0.05個)。在擁有較大額定裝機容量的大型電廠中,核電是清潔能源技術中能給當地居民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的技術。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