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致力維護國際核安全 助推核電“走出去”
來源:中國核電信息網 發布日期:2016-03-31
隨著2016年第四屆核安全峰會的臨近,核安全問題再度受到廣泛關注。數據顯示,世界現存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材料數目龐大,這些材料足以制造出超過十萬枚核炸彈。加之近年來核能的迅速發展,核材料與核設施的安全隱患也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之下,核安全峰會應運而生。自2010年首屆核安全峰會召開至今,已成為國際安全領域合作的重要平臺。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支持聯合國決議及國際原子能機構作用,嚴格履行自身承擔的國際義務,參與并執行相關國際核安全合作項目,在核安全體系建設等方面都采取了許多措施來加強自身核安全能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參與核安全峰會活動是中國支持建立全球核安全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中國支持和參與打擊核恐怖主義努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在核安全峰會上首次提出的“核安全觀”,對深入推進國際核安全合作具有深遠意義。
當前,全球核電產業的發展特別是中國核電的發展備受矚目。中國已將核電“走出去”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核電出海步伐明顯加快。發展核電需要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國際上稱為三個S和一個W,即:Security(核安保)、Safety(核能安全)、Safeguards(核保障)、Waste(核廢料處理)。妥善處理好核能利用與上述四者的關系,是助推核電“走出去”的關鍵。中國正用實際行動為全球核安全治理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切實履行核大國責任,支持核不擴散
鑒于核擴散的嚴重危害性,在中國與其他國家共同推動下,聯合國安理會先后通過了第1540號、第1887號等決議,呼吁各國致力于推動防擴散與核裁軍,為在全世界范圍內全面消除核武器創造條件。中國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堅決反對核武器擴散,中國積極推進國際核裁軍進程,切實加強核安全。
此外,中國積極制定有關政策和采取有關措施,對核出口、核兩用品以及相關技術出口實行嚴格管控和管理。與30個國家簽訂雙邊核能合作協定的同時,就承擔的核材料保護和防擴散義務作出了明確的承諾,為中國核電技術的未來出口鋪平道路。中國有可能成為這個戰略產業的主角。
二、加強核安保能力建設,提升核安保水平
中國嚴格按照國際最新標準開展新建核設施的核安保系統建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原有核設施的核安保系統改造,大幅提升了核安保技術水平和防范能力。中國核安保法規體系逐步完善,《核安保條例》已完成草案編制并上報國務院審議。
中國設立獨立的核安保管理部門,成立了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強化核安保監管,扎實推進核安保工作的機制化。2016年3月18日,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于北京房山區建成,將成為亞太地區核安保技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該中心將在核材料管制、核進出口管理以及核安保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為中國核電技術“走出去”注入強心劑。
三、強化核能安全應對措施,降低事故發生概率
中國在核電站實物保護系統設計過程中,充分結合廠址所在地的社情,根據設計基準威脅的威脅要素、保護目標和實物保護系統的響應能力,確定設計方案。確保了核電站實物保護系統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從源頭降低核事故發生概率。2016年1月,中國發布《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完善了中國在核應急法律法規標準、體制機制方面的建設。
中國將組建一支300余人的國家核應急救援隊,承擔復雜條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擊搶險和緊急處置任務,并參與國際核應急救援行動。經強化的核能安全應對措施,將有效消除中國核電技術引入國在核安全方面的顧慮。
四,提升乏燃料貯運能力,妥善解決放射性廢物處理
中國嚴格履行《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各項義務,加強國內乏燃料及放射性廢物管理,確保核能安全、可靠、健康發展。目前,中國核電站產生的乏燃料都暫存在核電廠自建的硼水池中,每個硼水池足以儲存核電站10年運行所產生的乏燃料。最后這些乏燃料將轉運到全國統一的放射性核廢物處置庫。
2013年,中核集團與阿海琺簽署了一項大型商業后處理項目合作意向書。項目建成后,將具備年800噸乏燃料后處理能力,有利于提高鈾資源利用率、減少核廢物量和保護環境。中國將積極研究提升乏燃料貯運能力,大力推進乏燃料后處理、快堆及MOX(鈾钚混合氧化物)燃料制造等產業和技術發展,妥善解決放射性廢物處理設置問題,為中國核電出口解決“后顧之憂”。
核安全是核能及核技術持續發展的首要保障,當前,全球核電復蘇,核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此背景下,確保核安全尤為重要。中國正在積極快速地發展核電,保證中國核電安全、穩妥和有序地發展,既可以起到打消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核電疑慮的作用,又能為助力中國核電“走出去”起到積極作用。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升,在“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下,中國應從整體國家核安全觀出發,統籌考慮,爭取在全球核安全領域相關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以致力于維護全球核安全為基,以“一帶一路”倡議為綱,全力助推中國核電“走出去”。(張佳琦 中國核科技信息與經濟研究院)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