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核工業創建6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對我國核工業取得的成就給予充分肯定,為新形勢下我國核工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習近平指出,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是國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堅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業的核心競爭力,續寫我國核工業新的輝煌篇章。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指出,希望弘揚傳統,聚焦前沿,全面提升核工業競爭優勢,推動核電裝備“走出去”,確保核安全萬無一失,為把我國建成核工業強國而繼續奮斗。
核電“走出去”潛力巨大
招商證券(24.61, 0.51, 2.12%)維持對核電行業的“推薦“評級。目前我國福清5、6號機組、防城港3、4號機組、石島灣CAP1400項目已經進入開工狀態,只待最終核準。對照2020年裝機規劃5800萬千瓦商運+3000萬千瓦在建的目標,我國現在在建和商業運行的核電項目總計4800萬千瓦,剩余1000萬千瓦將在2016年之前開工建設,招商證券[微博]分析師劉榮預計2015年將有6~10臺套核電項目可以審批。
從核電大國上升到核電強國,技術出口和設備出口將拓展國內設備供應商市場空間。從國際先例來看,核電設備出口主要依托于核電項目和技術的對外輸出。事實上,我國核電技術早已實現對巴基斯坦的輸出,合作順利,已連續訂下多臺核電機組,推動核電“走出去”戰略將增加國內核電設計、設備制造的需求。未來中國還可能實現對南非等地區的技術和設備輸出。據招商證券測算,按照每年新增2臺套出口項目來計算,國內設備供應商對應市場將增加100億。
在核電設備出口方面,我國主要以華龍一號為主,國產三代潛力巨大。在AP1000還不適合大規模建設的時機,國產三代華龍一號的問世彌補了國內堆型的空白期,結束了核電無堆可批的狀態。華龍一號是中國兩大核電業主中核與中廣核下屬設計院聯合研發,此次重啟的先鋒項目均為華龍一號堆型,同時還是我國未來核電技術出口的主流堆型,市場空間廣闊。華龍一號的設備與二代加差異不大,原有設備供應商可規模化生產,更加利好國內核電設備供應商。
把握核電脈沖式題材炒作
海通證券(21.50, 0.40, 1.90%)中小市值研究團隊認為,核電板塊后續還將有各種確定性較強的催化劑。因為當前預期較低,核電板塊很可能是脈沖向上行情。但是核電板塊有各種催化劑,批量在建轉運營、新建落地、機型明確、出口突破、巨頭上市、資產證券化、合縱連橫等,這些催化劑確定性很高。不過,由于部分涉及到工程技術層面,海通證券認為時間點不好預判,很可能是脈沖向上行情,這也是目前預期較低以后可能超預期的主要原因。習主席、李總理此次為核工業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里所共同提到的“全面提升核工業的核心競爭力”也驗證了這一點。
海通證券認為此次主席和總理的指示批示是階段預期的兌現,板塊或許需短暫休整,為后續新催化劑的陸續到來而蓄勢。海通證券此前曾經反復強調,2015年是核電產業大拐點之年,催化劑和超預期有望不斷出現,最好的時間段正在臨近,整個產業鏈的機會,建議重點關注江蘇神通(27.20, -1.10, -3.89%)(二代加核級蝶閥球閥惟一國產供貨商)、中核科技(34.86, -1.42, -3.91%)(中核集團旗下核動力板塊對應上市公司)等相關度高的公司。
招商證券則認為此次無論重啟還是出口,都是華龍一號堆型受益。建議重點關注之前市場擔憂由于技術路線轉換為AP1000而設備減量的江蘇神通。核電長期發展的趨勢已逐步確立。2015年行業內新增項目的市場將進入訂單兌現期,落單飽滿的企業估值仍將保持上行趨勢,兩條投資邏輯:第一,核電業務占比決定彈性,按核電業務占比排序:丹甫股份(42.89, -1.03, -2.35%)、南風股份(48.960, -0.48, -0.97%)、江蘇神通;第二,招標期略靠后的企業訂單將出現拐點,按招標期來看,江蘇神通最先出現訂單拐點,隨后將是應流股份(18.36, -0.47, -2.50%)、南風股份、丹甫股份、金盾股份(37.450, 0.65, 1.77%)。
“于冷落處布局,于熱鬧時收獲”。海通證券提示投資者由于示范機組最樂觀的建成時間也在2020年前后,而規?;叱鋈サ臅r間點也可能在2020年前后;接下來的5年里國內新建很可能是以三代示范機型為主,輔以二代加機型,為后續批量新建和出口打下基礎。年內板塊機會偏題材,價值在于拐點的確定性和催化劑的多樣性和持續性,建議在脈沖式行情中進行低吸高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