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幾團巨大的煙塵升騰空中,中國在非洲投資最大的鈾礦項目爆破開工了。
來自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官網日前的消息稱,3月12日,納米比亞湖山鈾礦項目采礦生產首次成功爆破,標志著湖山鈾礦項目進入采礦生產階段。
消息說,礦山生產爆破的順利實施是采礦生產開始的重要節點。這次爆破將為采礦生產提供第一批可供剝離的巖石量,隨后將按照露天礦采礦生產工藝流程對爆破巖石進行鏟裝和運輸作業,最終打通采礦生產的全部作業環節。
消息顯示,納米比亞湖山鈾礦是全球第三大鈾礦,資源總量達28.6萬噸八氧化三鈾。
中國有限的鈾礦資源難以滿足未來國內核電發展的需求。而在過去幾年,中國核電企業已經走出國門,到海外去開采更多的鈾礦資源。
國內資源有限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4月,中廣核通過其與中非發展基金共同出資建立的金牛礦業有限公司,全資收購了湖山鈾礦的所有者斯瓦科普鈾有限公司。
湖山鈾礦位于納米比亞中西部的納米布沙漠地區,距海濱城市斯瓦科普蒙德約60公里,是全球第三大鈾礦,2015年底投產后產量有望躍居世界第二。
包括湖山項目在內,目前中廣核在中亞、澳洲、非洲等地已控制鈾資源總量為30.8萬噸,鎖定貿易量近8萬噸,可滿足30臺百萬千瓦級機組運行長達30年之久的需求。
中國駐納使館臨時代辦李意鋼在該項目的開工儀式上說,湖山鈾礦項目建設期間投資將達25億美元,不僅是中納兩國間規模最大的合作項目,也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投資項目之一。
而在今年1月份,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地礦事業部所屬中國國核海外鈾業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國核”),也參股了澳大利亞帕拉丁公司LH項目。中核官網消息稱,中核與帕拉丁公司在鈾資源開發方面的聯手,將對世界鈾資源開發領域帶來深遠影響。
LH項目是帕拉丁公司在產的旗艦鈾礦項目,為世界第九大鈾礦。中國國核參股低成本常規鈾礦山LH項目,可以保障中國鈾產品供應保障。
中國或將上馬一批新的核電項目。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17日到寧德核電項目現場調研時說,國家大力發展核電的決心是堅定的,核電在未來國家經濟發展、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中國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數量已達17臺,總裝機容量1483萬千瓦,占全國發電裝機總量的1.19%。在建核電機組31臺,約占全球在建核電機組的40%。 2014年擬新增核電裝機864萬千瓦,與2013年221萬千瓦的實際裝機相比,增加264%。
但鈾資源的缺乏已成為中國大力發展核電的一大障礙。據經合組織(OECD)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統計,中國鈾礦查明資源(identified resources)僅占全球的3%。
“我國核電大發展還存在一個致命的困難——鈾資源嚴重短缺。”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在2011年曾撰文指出,中國的鈾資源實在太少了。
另外,國家能源系統的知情人士表示,由于中國核電對鈾資源的利用率太低,導致有限的鈾資源存在過度浪費的現象。
到海外去
實際上,在幾年之前,中核和中廣核就已先后成立了鈾業公司,專門負責鈾的開發和貿易。
2010年底,中核首個鈾資源海外開發項目——尼日爾阿澤里克鈾礦項目試生產出鈾,標志著生產線的全流程被打通。這也是自2007年中國國核海外鈾資源開發公司成立后的首個海外開發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長期以來卻是一個鈾礦資源比較短缺的國家。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鈾礦出口大國有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納米比亞、加拿大、尼日爾、南非、馬拉維等。相關研究報告指出,2011年中國有九成以上的鈾進口來自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納米比亞和澳大利亞4國。
另外,中核一位內部人士表示,由于國內鈾礦品位相對較低,有些鈾礦的開采成本甚至高于鈾礦市場的價格,“在國內開采這樣的鈾礦很不合算”,因此“有機會到國外開采更好”。他表示,由于一些國外鈾礦經營比較疲軟,需要類似中國這樣的核電大國去開發。
這位中核內部人士對本報說,中國核電站所需鈾礦的來源主要有3個。它們分別是:國際上的期貨市場、現貨市場和在海外開采以及國內的自身供應。
鈾是一種極為稀有的放射性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僅為百萬分之二,其形成可工業利用礦床的幾率比其他金屬元素要小得多。作為核工業的基本原料,鈾礦對于中國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
現在,更多的國家正打算加入核電俱樂部。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預計,未來10年,除中國外全球約有60至70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開工建設。這意味著國際市場鈾價或將上升。“到國外去開發鈾礦對我們有利。”上述人士說。
有業內人士表示,針對一些尚未充分開發的項目,中國企業可以運用自身的資金和經驗上的優勢,來確保將來鈾資源的供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