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瞄向釷 輻射量僅為傳統核電的0.6%
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日期:2011-06-14
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后,人們對核電安全充滿擔憂,各國都在重新評審核電工業,其前景被籠罩上厚厚的陰霾。如果能有一種替代能源,可以取代傳統核能用來發電,且不會產生大量的放射性垃圾……這將是一種怎樣的情景,人類生活將會被極大改觀。如今,這美好的憧憬有望變為現實!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2日報道,這種可以取代放射性鈾的物質就是釷,就是在世界各地的河沙、土壤或花崗巖中都能發現的銀光閃閃的金屬物質。得益于上屆政府的重視,英國的科學家們已經在曼徹斯特南部的柴郡平原,建起了一個用于研究釷的小型加速器,并用其名稱的英文字頭命名為“艾瑪”。
據報道,一噸釷可以產生相當于200噸鈾,或350萬噸煤的能量,而目前已知的釷儲量至少可為世界提供1萬年的能源消費。與傳統的核原料鈾相比,釷更容易進行濃縮與提煉,因而成本不高;而且,使用釷不會產生二氧化碳,這意味著它是一種清潔能源,不會產生碳排放問題,它在發電過程中也只產生相當于傳統核電0.6%的輻射量。更重要的是,用釷建造的反應堆不必擔心堆芯熔毀。
參與研究項目的英國哈德茲菲爾德大學教授塞文斯基表示,如果能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研究就會成功。在科研人員看來,只要得到必要投資,這一新技術不僅可以重振英國核能工業,還可為英國開發巨大出口市場,創造數十億英鎊的價值和成千上萬的就業崗位,這對低迷的英國經濟來說無異于一針強心劑。不過據報道,由于目前英國政府集中財力于風力發電,對于釷能源的研究與開發一直處于被擱置狀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認為,釷能源研究還不能優先考慮,因為相關技術研發尚不成熟。這一消極結論令科研人員困惑不已。
實際上,釷作為核燃料的潛力是科學界早就了解的,但其始終沒有受到足夠重視與開發,無法用來制造核武器是一個重要原因。劍橋大學的能源專家納托爾博士表示,釷有著許多明顯的優勢,人們可能會問,為什么當初各國都使用鈾作為核燃料呢?答案就是,對軍用科技的投資與民用科研之間的聯系往往十分緊密,比如現在核電站普遍使用的輕水反應堆,原來都是用于核潛艇的。因此在冷戰時代,各國都不想花錢去研究一種不能用于武器開發的物質,而鈾的開發既可用來發電,也可以用來制造核武器。這就是釷被埋沒的重要歷史原因。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