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核電:糾結的光明使者

核電:糾結的光明使者

來源:國際金融報 發布日期:2011-04-11

  日前,英國媒體更是列舉東京電力公司的“六宗罪”:錯過了最佳解決問題的時機;隱瞞事故;設備老化;防范意識缺失;行為不當(東電總裁清水正孝遲遲不露面);行動魯莽,罔顧他國安全,如向大海中排放核污染物

  4月10日,日本政府可能將核事故級別由原先的五級提升至六級,僅次于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災難最高的7級標準。同時,全球最大的民營核電廠商東京電力公司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的高放射性污水處置工程可能會因種種原因而拖延,國際反核情緒再次高漲。然而,在人類還沒有找到一個更好的替代能源之前,我們無法否認核電的大作用,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最大挑戰是:建造更簡單、更安全的核電站。

  福島泄漏:人禍大于天災?

  福島核電站,1971年3月就投入了商業運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共有10臺機組(前者6臺,后者4臺),均為沸水反應堆。然而,正是由于“沸水堆”和“40年前就投入運營”這兩個特點,導致了強震后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泄漏。

  一方面,相較于目前美國西屋公司開發的壓水堆(AP1000)相比,沸水堆有較為明顯的劣勢。有資料稱,“AP1000增加了非能動的安全措施。當發生事故時,即使在失去電力供應的情況下,這些系統仍能執行安全功能,達到冷卻堆心的功能。沸水堆則較為依賴電力供給,福島核電事故就是冷卻系統失電無法運行導致的核泄漏。”另一方面,上世紀70年代就投入運營的福島核電站的安全性與現在的核電站技術不可同日而語。中國環境保護部核安全和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郁祖盛認為,目前的核電站所有關鍵設備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了可能發生的最大強度地震。

  如此看來,天災和技術老化才是本次核泄漏的原因。但元兇僅限于此嗎?答案或許是否定的。媒體早先援引對中日兩國核電發展有了解的人士的話稱,“福島核電站的控制者沒有在第一時間采取‘停機、冷卻、封閉’的對策,耽誤了時間,是出事的重要原因。”在這一點上,包括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內的各方人士對東京電力公司進行了狠批。

  日前,英國媒體更是列舉東京電力公司的“六宗罪”:錯過了最佳解決問題的時機;隱瞞事故;設備老化;防范意識缺失;行為不當(東電總裁清水正孝遲遲不露面);行動魯莽,罔顧他國安全,如向大海中排放核污染物。

  全球影響:負面效應持續?

  隨著核泄漏事故的發生和核污水對大海的排放,全球對日本核電站的關注始終未有松懈。數據顯示,東電先前自主向太平洋排放了9000噸含低濃度放射物質污水,并打算于4月10日前排放總計1.15萬噸的污水,為機組內高輻射積水騰出儲存空間。同時,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對外界表示,“核電站的危險局面遠未得到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核污染物的排放已經引發了俄羅斯和韓國的強烈不滿。韓國外交通商部近日表示,日本向海水中排放放射性污水的行為可能違反國際法。韓國外交通商部第一次官樸錫煥稱,韓國在必要時將要求日本提供相關信息并進行實地調查,追究日本政府的責任。

  日本專家則推測,30年后,福島第一核電站排入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整個太平洋,但濃度會變得非常低,其水平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盡管都說“影響甚微”,但日本漁業已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影響。據了解,日本的海產品已遭到了多國的退貨,這又將在一定程度上拖累日本的經濟。

  核能發電:公眾情緒左右未來?

  與此同時,各國仍在紛紛思考未來核電發展對策。就連巴爾干半島的斯洛文尼亞也在為此苦惱。據報道,該國綠色能源組織發表了聲明,要求斯洛文尼亞電力公司不再延長該國惟一的克爾斯科核電站的使用期限。斯洛文尼亞電力公司則回應說,目前還沒有計劃在2023年以后對核電站的關閉問題上采取具體安排,“因為,目前還看不到代替核能的有效能源來源”。

  事實上,這同樣是不少國家的苦惱:不發展核能又該發展什么清潔能源?此前有專家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在全球多數國家都遵循《京都議定書》,風能、水能、太陽能還遠未“靠譜”的情況下,發展核能這個清潔能源是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哥倫比亞大學能源、海運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阿爾貝·布列桑教授日前在接受中國媒體記者專訪時也表示,盡管地震海嘯引起的日本核泄漏事故引發了全球對核電安全的擔憂,但如果能做到合理設計、良好管理和有效監管,核電仍是混合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真要放棄核能,“遍地都是”的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或許可以成為不少國家的重要能源產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將公眾態度與核安全、經濟性、燃料循環與核擴散等并列為影響核電未來的主要因素。

  中國也應以日為鑒

  無論怎樣,日本福島核泄漏事件已經給各國核電發展打了一針預防針。

  美國電力研究所的威爾姆斯·赫斯特說,這對全世界的核工業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事件,特別是目前全球的新一代核電廠,正紛紛投入建設之中。

  中國核工業集團顧問諸旭輝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日本此次面臨威脅,也有不少值得中國借鑒的地方。舉例說,日本有很多核設備是仿照美國四五十年前的設備而設計,大部分興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到今天,其中的不少設備已到使用壽命的極限,但依然肩負著高效發電的任務,屬于超時“服役”。在這種情況下,核電站出事的概率自然就比較高。“福島核電站恰恰就是屬于這種情況。”諸旭輝這樣說。

  諸旭輝認為,在如此強大的海嘯和地震面前,老舊的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并非是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但他同時認為,對于中國來說,雖然日本的情況比較特殊,不可以直接相互比擬,但中國會在核電發展規劃上適當吸取日本方面的教訓,比如日本過分依賴核能、技術汰舊換新緩慢的問題,都值得人們注意。

  地震帶上的核電站

  在日本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一號反應堆建筑于3月12日下午發生爆炸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核能的安全上來。讓人憂心的是,世界已有不少建在地震帶上的核電廠,以下所列,還僅是其中的一部分。

  菲律賓:巴丹核電站

  巴丹核電廠坐落在菲律賓巴丹半島上,距首都馬尼拉西面僅100公里,它也是菲律賓政府惟一興建的一座核電廠。從1976年宣布動工到2007年還清23億美元的成本,菲律賓政府花了將近32年。這個在1984年建成的核電廠,既位于活躍的地震帶上,又靠近納蒂布火山的山麓。近年來,地震學家研究認為,這座火山有“蠢蠢欲動”的可能。

  亞美尼亞:梅察莫爾核電廠

  在前蘇聯時期,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內陸國,亞美尼亞決定批準建設梅察莫爾核電廠。梅察莫爾核電廠位于首都葉列萬以西30公里處,目前能為該國提供40%的電力。由于該廠已經逐漸老化并位于地震多發區,當局決定要在2016年建成一家新的核電廠。但考慮到整個國家都位于地震活躍地區,建造新廠也無法改變核電廠是個安全隱患的事實。

  日本:柏崎核電站

  2007年7月的一次地震給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柏崎刈羽核電站造成了嚴重破壞。該核電站正位于活躍地震帶的上方,當時承受的地震活動超過了它當初的設計承受水平,廢水從乏燃料冷卻池中放出、流進日本海的過程中,釋放出了放射性物質。那場地震過后,整個電廠關閉21個月,部分反應堆至今仍未恢復運營。

  美國:迪亞布洛峽谷核電廠

  在美國,如果要建核電廠,西海岸是最令人擔憂的地方,主要是因為美國絕大多數的大型地震都發生在那里。加州的太平洋天然氣電力公司當年為了建造迪亞布洛峽谷核電廠,因為要舉行聽證會、公民投票和應對相關訴訟而整整花了6年的時間。直到公眾和相關機構認為迪亞布洛峽谷核電廠的建設符合安全規定后,該廠才在1968年開始動工,按抗7.5級地震的能力建設。該廠還配備有先進的地震監測和安全系統,一旦地面發生劇烈的震動,核電廠能被安全地關閉。

  中國:重慶核電站

  重慶市計劃投資千億元建設核電站,初步選址在涪陵區南沱鎮。 但是對于剛發生過汶川地震的川渝地區來說,建設核電站需要把很多風險因素考慮在內。從地質構造來看,重慶處于鎣山、長壽到貴州遵義、彭水等幾條較大的斷裂帶之上,有中強地震的構造背景。除了很有可能建在地震帶上之外,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也是巨大的隱患。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