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經濟視點報 發布日期:2008-07-09
富水、荒坡、人稀、交通便利這些并不協調的環境因素,或將“有幸”促成國家核電戰略在中原地區的布局
□經濟視點報記者 任立斌
沿著長江中游最大支流——漢江流域的白河上游一路向北,坐落著河南省內庫容最大的水庫——鴨河口水庫。這個水庫淡水資源豐富、常年供水穩定,被稱為“南陽人的水缸”。
高嚴春是南陽市南召縣石門鄉孟山村村民,從小喝著鴨河水,吃著孟山糧,平平淡淡地在這個并不富裕的丘陵地帶生活了大半生。據他介紹,整個孟山村130余戶人家,世代務農,但由于受地理環境的影響,這里的農作物并不怎么豐產。
孟山村距南召縣城不過20余公里,離南陽市約30公里,“開摩托車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達縣城或者市里。遺憾的是,當地的企業太少,農民沒有別的收入來源,我們就這么一直受窮。”7月4日上午11時許,高嚴春立在坡頭的花生地里,揚起頭看了看天,又搖了搖頭說,再不下雨,今年的花生又該減產了。
富水、荒坡、人稀、交通便利成為包括孟山村在內的整個石門鄉的地域特點,然而就是這些并不協調的環境因素,或將“有幸”促成事關國家核電戰略在中原地區的布局。
核電風
7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由國務院正式批準的《國家核電發展專題規劃(200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中透露,將主要從廣西、浙江、江蘇、廣東等沿海省份的廠址中優先選擇,并考慮在尚無核電的山東、福建、廣西等沿海省(區)各安排一座核電站開工建設。
“雖然《規劃》中透露優先考慮在沿海省市建設核電站,但同樣也對包括河南在內的其他內陸省區發出了信號。”
南陽市發改委能源科負責人告訴記者,除沿海廠址外,湖北、江西、湖南、吉林、安徽、河南、重慶、四川、甘肅等內陸省(區、市)也不同程度地開展了核電廠址前期工作。
自從我國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將核電發展戰略由“適度發展”調整為“積極發展”之后,沿海和內陸省份就開始了為建核電站而展開的激烈爭奪。
據介紹,目前提出要建內陸首座核電站的省份不下7家,中部六省中,除山西未明確提出上馬核電項目外,其余五省均有核電建設計劃。早在4年前,河南就已開始了核電建設計劃,最后確定在南陽地區南召縣石門鄉孟山、辛莊、湖濱等村的中間地帶作為核電站建設場址。
“巨大的投資加上運轉過程中的巨額財政貢獻,將使南陽經濟發生巨變,這也是其他地方爭搶核電項目的主要原因。”
南陽市發改委一工作人員透露,南陽核電廠靜態投資為480億元,按照建成后每年400億千瓦時的發電量計算,南陽核電廠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實現利稅26億元。
日前,南陽核電項目已取得了河南省建設廳和國土資源廳的復函,目前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階段剩余的環境調查、大件運輸研究等專題研究,并圍繞《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和《廠址安全性評價報告》開展工作。
“環評公示是核電可行性研究的程序之一,這是向國家正式申報的基本條件。”河南省發改委能源處調研員楊魯生表示,按照河南省的計劃,6月底已把兩評(環評、安評)報告送交國家核安全局、國家環保總局核安全中心審核,評審通過后才可以送交國務院審批。
花落孟山
“盡管一切才剛剛開始,一切都還沒有定數,但我們一直在努力。”南召縣石門鄉黨政辦公室主任祖凱鵬從2004年開始,先后參與了河南省組織的核電站選址及調研工作,如今正在組織全鄉群眾積極學習并宣傳核電知識。
用祖凱鵬的話來說,“我們已經對核電知識如數家珍,能夠參與并見證這個歷史性事件,一輩子都會感到光榮。”
像祖凱鵬一樣,絕大多數南陽人之前對于核電知識的了解僅來自于中學課本上對“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兩個核電站的簡單介紹。在他們的腦海里,核電一直是個遙遠和神秘的東西。
直到2006年夏,一組來自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的工作人員,在當地政府領導的陪同下,驅車趕往對外并不通公共汽車的石門鄉孟山村等村莊。
檢測人員拿著檢測工具,繞著孟山村高莊自然組的坡頭,四處采集標本,并鉆取地下巖層標本。祖凱鵬回憶起當時場景,顯得頗為激動,“最深鉆探到地下135米多深!聽說他們是來為核電站選址,我感覺就像在做夢一樣。”
專家組采集標本結束后不久,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就迅速在孟山村高莊附近建起了一個氣象觀測站,負責對孟山周邊環境進行氣象、環境等性能的觀測,搜集原始的環境數據。
河南孟山核電氣象站的技術員閆先生,在觀測站建成后不久就來到了孟山,“當時到站里詢問情況的群眾特別多,當地的領導也頻繁來臨,但建好一年,核電項目進展沒見動靜,之后就少人問津了。”
而在此間,河南省除了在孟山進行核電站選址外,還對南陽姚溝和信陽何家灣、洛陽等地進行探測。在南陽、信陽和洛陽三地競爭中,南陽動作最積極、效果也最明顯。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多次到南陽勘察,對南陽廠址很感興趣。特別是5月13日,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曉魯親自到南陽對核電項目前期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張曉魯對孟山場區建核電站的高度評價,更增加了南陽建核電站的勝算。
憂喜核電夢
日前,河南省核電項目前期工作組在《南陽日報》的一紙公告,讓整個南陽為之沸騰,同時伴之而來的也有對核電站的種種顧慮和擔憂。
上述隱憂主要來自建核電站對南陽水源地的憂患,無法預計的核危機以及核電站對南陽究竟能帶來多大的利益。
南陽市民王先生說,南陽核電站的選址是在有著“南陽水缸”之稱的鴨河水庫,大量經過核電站使用和處理過的水將會被重新注入水庫,“在隨后漫長的歲月里,南陽人民就要飲用這種水度過自己的一生,誰也無法告訴你,這種危害是否要幾年或數十年才能顯現。”
南陽市委組織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員同樣表示出擔憂,“盡管無法預計核電站的事故發生率,但即便是百萬分之一的可能,對南陽就是百分之百的毀滅。”
對此,項目評價機構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方面表示,核電安全性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所以在核電審批建設上,國家環保總局管理極嚴,只準許3家國有企業參與全國的核電建設。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博士朱書堂認為,選在南陽是因為南陽的地理條件好、地震安全性高等。南陽核電廠選址報告顯示,廠址附近范圍不存在能動斷層,區域地殼相對穩定,不存在現代火山活動、誘發地震、斷層錯位地表、沙液化、湖涌等地震地質災害。
“南陽核電廠從一開始設計就采用美國壓水反應堆技術,溫度越高,反應速度越慢,絕不會出現失控。”朱書堂說,此外還有安全屏障,萬一泄漏放射性物質,反應堆的安全殼也能全部封住。安全殼既密封又耐壓,即使飛機撞上去里面的核反應堆也安然無恙。
祖凱鵬在給群眾做核電知識宣傳的時候,也經常聽到村民對核電的質疑,“目前一些市民對核電站存在著誤解。其實與火電廠相比,核電的危害和輻射要小得多。”
為此,南陽市政府還分別組織南召縣石門鄉村民代表30余人,赴浙江秦山核電站參觀。參觀歸來后,包括高嚴春在內的石門鄉村民代表,被秦山核電站周邊的美麗環境和發達的經濟條件所吸引。
“如果孟山建立了核電站,我們也就能像秦山一樣富有了。”高嚴春談起他的秦山游,眼中充滿期許。他表示,以前不懂核電知識,但通過對秦山核電站的參觀和了解,看到了孟山的希望,“但愿南陽核電站能夠早日獲批開建,我們需要它”。
高嚴春接過村文書交給他的《河南南陽核電項目公眾調查問卷》,在“您對本工程的態度”的問題下面,用筆重重地劃了個“支持”。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