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后端處理  > 核電裝機狂飆 3.85萬m3核廢料隱憂

核電裝機狂飆 3.85萬m3核廢料隱憂

來源:時代周報 發布日期:2010-11-04

      核電將在“十二五”期間迎來大規模發展。2010年7月,能源局表示,隨著嶺澳核電二期一號機組順利投產,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已突破1000萬千瓦,預計到2015年,中國核電裝機將達到3900千萬瓦,2020年中國的核電裝機容量將從既定目標4000萬千瓦提高到7000-8000萬千瓦。

      原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指出,如果要實現核電裝機容量到2020年達到7000萬千瓦以上的目標,必須在2015年前開工至少60個100萬千瓦的核電站。

      隨著大批核電工程的陸續開工,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核廢料產生,核廢料處理需求快速增長,鈾資源、市場機制、關鍵技術設備等必將成為我國核電建設制約因素,而核廢料處理作為世界性的難題,也將引起廣泛的關注。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梁俊福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核廢料處理與民眾的生命安全和國家核電布局有密切關系,如果不能盡快建成大型核廢料處理廠,我國核電產業在未來將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核電大門洞開

      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近日表示,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一號機組順利投產,結束了連續幾w年核電裝機徘徊不前的局面。今后每年都將有一定數量的核電站投入商業運行,4000萬千瓦規劃目標有望提前4年到5年實現,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將提高到7000-8000萬千瓦,實現核電占電力總裝機的5%以上,而目前中國核電比例不到1%。

      事出有因。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擴大內需勢在必行;我國經濟高速發展30年,環境問題突顯,隨著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召開,我國節能減排壓力加重;而我國一直面臨著能源短缺和能源分布不平衡的問題。種種因素都促使國家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的步伐,而核電更是首當其沖。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透露,“十二五”能源規劃思路中要體現優先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原則,其中核電發展要推動內陸核電項目,形成“東中部核電帶”。

      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長王毅韌表示,我國4萬億投資中有很多資金流向核電,原計劃“十二五”開工的核電項目提前在“十一五”期間開工。

      此外,地方政府也對核電敞開大門。江西彭澤、湖南桃花江以及湖北咸寧大畈為建內陸第一座核電站爭得“頭破血流”。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上述三家核電站已經被確定為中國首批內陸核電站,很可能將于今年底或明年初獲得批文。另外,重慶等省市也為核電發展投入巨資。中電投、華能等電力巨頭更是紛紛搶跑,積極投資核電站。

安全第一不能扔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核電領域的投資力度和政策扶植,陸續核準、開工一批核電項目。核能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趙成昆預測,如果到2020年,我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目標為7000萬千瓦,在建規模為3000萬千瓦,核電總規模將近1億千瓦,按照每千瓦1.2萬元計算,總的投資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2010年至2020年10年內,每年的核電建設投資將在700億以上。

      有關核電發展“大躍進”的言論開始見諸報章。然而,更為關鍵的在于,核電發展同時面臨著許多制約因素,包括鈾資源儲備、核電控股資質壟斷、核電設備制造能力、三代核電技術仍待考驗、內陸核電缺乏開發經驗、核廢料處理等一系列問題。

      “目前中國核電的技術資源、技術準備、技術基礎和現實的需要量之間還有很大的矛盾。還需很長時間的積累。”國家核電專家委員會專家郁祖盛說。

      原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法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過分強調核電快速發展是形勢發展的需要,但是積極發展核電的同時要警惕人才、資源的儲備,‘安全第一不能扔,安全文化要普及’。”

核廢料處理難題

      核廢料處理廠的選址、技術、運輸、環境評價等難度極高,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帶來的嚴重影響更是令民眾蒙上“談核色變”的心理陰影,核廢料處理一直是世界性難題。目前,我國核廢料處理也因加快核電建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所謂核廢料,是指核電站在運行中所產生的含有放射性的物質。從技術層面來看,核廢料主要分為高放射性、中放射性、低放射性三類。高放射性核廢料含有多種對人體危害極大的高放射性元素,甚至僅僅10毫克钚就能令人斃命。

      各種核廢料的處置方法也不盡一致。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世界各國對核廢料的處理方法都是封存掩埋。中國也不例外,對核廢料的處理采用鉛筒深埋的方式。但是,核廢料也不能隨意掩埋,要經過專門處理后,掩埋到規定場所。

      周修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每百萬千瓦核電站每年可產生約550立方米的低放固體廢物。以未來我國7000萬千瓦核電裝機計算,每年可產生約38500立方米的低放固體廢物,就需要巨大的地下空間對這些核廢料進行掩埋,這將對我國的核廢料處理能力提出巨大考驗:“目前我國需要加緊核廢料處理廠建設,加緊核廢料轉化再利用技術研究,以提高我國核廢料處理能力。”

      梁俊福介紹,目前中國已建成兩座中低放射核廢料處置庫,分別是位于甘肅玉門的西北處置場和廣東北龍的華南處置場,另外還將在華東和西南建設兩座區域性低放廢物處置庫。

迫切需建高放核廢料處置庫

      在核廢料處置庫建成之前,所有的高放射性核廢料只能暫存在核電站的硼水池里。“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建成核廢料處置庫,中國核工業將面臨著核廢料無處存放的境地?!绷嚎「Uf。目前,我國的高放核廢料處置庫還未建成。將核廢料埋在永久性處置庫是目前國際公認為最安全的核廢料處置方式。

      梁俊福表示,美國就曾經歷慘痛的教訓。美國原計劃在1998年建成高放射性核廢料處置庫,但由于技術難度過高,盡管美國政府投入了大量財力、人力進行研究,最終還是不得不將建成時間延長至2010年。這一結果直接導致了美國40多個核電站儲存核廢料的水池全部爆滿,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并使核電站業主狀告美國能源部?! ?/P>

      早在十幾年前,我國就確定了自主處理核廢料的方針,并決定建設一座大型核廢料處理廠。由于氣候、交通、環境等條件非常適宜建設核廢料處理廠,位于甘肅敦煌的北山便成為高放射性核廢料處置庫的重點候選地之一。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們在北山進行考察之后稱,北山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核廢料庫址之一。

      2005年上半年,國防科工委開始著手進行中長期核廢料處置規劃,最后確定:中國將建設一座永久性高放射物質處置庫,設計壽命10000年,容量要能儲存100至200年間全中國產生的核廢料,滿了之后就永久地封掉。即至少100年之后,大陸才會出現第二座永久性高放物處置庫。

      梁俊福曾參加過建設大型核廢料處理庫的研討會,他表示:“國家當初預計大型高放核廢料處置庫將在2020年至2035年建成,但是現在連廠址都還未確定。建設北山處置庫圍繞著包括核廢料處理廠的運作模式、選址、運輸、環境評價等問題爭議重重。因此國家沒有最終決定,現在還只是在北山做一些前期的地質分析等科學研究工作。

      另外,據梁俊福透露,“國家礙于技術實力,在核廢料處理技術、設備上是以全部引進、主體引進還是部分引進,直至今日仍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有關方面一直在尋求與法國進行合作,但是法方報價實在太高。”他認為,國家既定要大力發展核電,在核廢料處理方面肯定會自主發展,大型高放核廢料處置庫建成后還可以商用,為周邊國家提供服務。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