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07年核電安全穩定運行創歷史最好紀錄
來源: 國資委網站
發布日期:2008-02-27
2007年,中核集團控股投運核電機組達到11臺,總裝機容量達到900萬千瓦。其中,秦山、田灣核電基地7臺機組全年共發電量達326.8億千瓦時。
中核集團創造了發電總量創造歷史最好水平;全年未發生非計劃性停堆,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其中,秦山一期在第九燃料循環周期中創造了469天的國內當時最好運行紀錄。據了解,這也是秦山核電站連續第四次創造的國內最好運行紀錄。前三次分別為331天、443天、448天。
在剛結束的第十次換料檢修中,秦山核電站進行了37項重大技術改造,完成了投產以來最大的一次技術改造。從1991年至今,秦山核電站每年投入數千萬元資金進行自主技術改造,共完成2074項變更或技術改造,這給該電站安全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并為我國其它核電站的運行、檢修和改造積累寶貴經驗。
此外,秦山二核安全穩定運行;秦山三期在一個燃料循環周期中創造了463天的運行紀錄;田灣核電站一期工程全面投入商業運行,運行良好。
中核集團一批核電新項目進展順利。三門核電順利開工;秦山二期擴建工程3號機組提前3個月轉入全面安裝階段;福建福清核電項目、桃花江核電項目拿到“準生證”,方家山核電項目進展順利;恰希瑪核電二期工程提前轉入全面安裝階段。此外,中核集團還預留10多個優質的核電廠址。
在2007年WANO 9類11項性能指標數據中,與436臺核電運行機組相比較,秦山核電站5項指標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7項指標達到中值以上水平;秦山二期1號機組5項進入先進,8項超過中值;2號機組6項進入先進,9項超過中值;秦山三期1號機組6項進入先進,8項超過中值;2號機組6項進入先進,7項超過中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核集團控股參股的核電機組持續穩定發電,近一個月來,累計發電近58億千瓦時,為處于嚴重冰災影響下的電網源源不斷地輸送了穩定的電能,確保了社會和諧和人民生活安定。
這也彰顯了核電的優勢:一是核電的燃料對交通依賴小。一臺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每年需要燃料不到30噸,而同等容量的火電則需要300萬噸煤。58億千瓦時相當于少燃燒170萬多噸標準煤。因此,核電對交通造成的壓力遠遠小于火電。二是應急響應快。核電站有一套完整的應急機制。在這次災難面前,中核集團積極啟動了應急預案,確保了各核電機組安全穩定的運行。三是輸電線路抗壓能力強。核電采用的超高壓輸電線路,比火電、水電等要求要高。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