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 中國核電信息網  >  聚焦核電  > 秦山第二核電廠主產管理的創新(摘要)

秦山第二核電廠主產管理的創新(摘要)

來源: 秦山核電聯營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2008-04-28

秦山第二核電廠主產管理的創新(摘要)

  一、電站運行業績介紹

  秦山核電二期工程是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運營的第一座商用核電站。20024151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公司的工作重心逐漸從基建轉向生產運行;20043112號機組實現了并網發電,53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秦山核電二期工程全面建成。

    2003年,1號機組生產業績全面達到和超過總經理部的預定目標;2004年,除化學性能指標外,其余WAN0指標均超過和達到預定目標,其中更有1號機組3項、2號機組5項指標都超過了當年WAN0中值水平:2005年,雙機組首次全年運行,上網電量突破百億度,全年未發生任何的自動停機停堆事件。其中,秦山第二核電廠在自主運營過程中創立并逐步完善的核電廠—生產活動動態管理體系對成績的取得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生產動態管理體系產生背景

    秦山第二核電廠生產動態管理體系的初創是在2003年。總結一年1號機組的生產運行及2號機組的調試,面臨著工作任務繁重、人力資源緊張、設備缺陷等諸多問題,原有的部門管理方式有些捉襟見肘。而中國核電產業本身是一個新興行業,積累的生產制造、運行經驗與國外相去甚遠,管理尚不完善,效率較低,雖有較多的經驗交流和研討班,但具體管理體制、模式也存在差異,很多仍需要我們自己摸索和實踐。同時,核電這個特殊領域又在安全方面要求嚴格,且有高的運營目標。在這樣的背景和前提下,提高生產管理水平,加強團隊協作精神,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資源是保證安全穩定運行的必由之路。

    為了確保機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對電廠管理技術等領域的狀況有較完整和準確的認識,因此必須建立一整套既可以實時反映生產運行狀態和生產管理狀況,直觀地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又可以準確快捷地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跟蹤和處理的管  理體系。同時,鑒于人力資源緊張,生產部門的組織機構尚不能完整地建立,但生產活動中又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管理問題,各項職責必須能夠得到有效的履行,建立一個松散型管理機構,這個機構能在生產主管領導的直接領導和授權下,協助公司生產主管領導進行生產工作  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2003年,秦山第二核電廠生產管理小組成立。小組成立之后,逐步開始搭建生產活動動態管理體系的基礎——生產指標管理體系。該體系根據當年公司生產管理目標,參考國際通行的WANO指標體系以及IAEA論述指  標的技術文件TECDOC1141,建立了8個一級指標119個二級指標。隨后又建立了基于企業局域網的生產信息管  理平臺,進行生產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傳遞。

    2005年底,生產活動動態管理體系經過2年多的改進和擴充,成為以動態生產管理指標為核心,以生產信息管理網為平臺的生產管理體系。該體系可以完成生產狀態直觀顯示、生產問題檢查和原因分析、十大缺陷滾動管理、專項技術小組管理、生產計劃電子流程、生

產部門工作業績考核等各種生產運行管理功能。

三、動態管理的實現-T--

    ()動態管理體系

    1、動態管理體系的核心

    在對生產活動的實時評價中,公司建立了生產指標管理與評價體系。指標體系由三個部分組成:電廠的年度生產管理指標,WANO性能指標和生產管理指標。安全生產總目標和WANO指標就不再描述,重點介紹生產管理指標部分。

    電廠生產管理指標

在生產管理的實踐中,電廠對安全生產總目標和WAN0指標進行了深化,建立了電廠的生產管理指標體系。第一部分是三個反映電廠綜合狀態的指數,分別為綜合安全指數、綜合運行指數、以及環境影響指數,綜合指數沒有二級指標,直接來源于三級生產管理指標。

第二部分是生產管理指標,經過三年的總結和反饋,目前指標包含12個一級指標、50個二級指標、210個三級指標。

    第三部分是大修專項指標,其中包括3個一級指標.16個::級指標,62個三級指標,三個一級指標分別呈大修準備、大修實施以及大修評價。

    三種指標體系,電廠的年度生產管理指標是龍頭,它提出了電廠年度生產管理的總目標。wAN0性能指標給出了電廠在世界范圍內業界同行中相對排名,  電廠‘的牛聲管理指標是基礎性的,它的—‘級、二級和三級指標都是定量化的,第三級指標針劉現場的設備或者工作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通過二個指標體系的實施,實現對生產活動的動態評價與管理。

    2、動態管理實施平臺

    生產的動態管理基于公司的局域網,分別由幾個軟件構成:秦山第二核電廠生產計劃&指標管理系統    主要功能是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生產部門的計劃安排以及執行反饋,第二大部分是生產指標管理。

    秦山第二核電廠牛產經驗管理系統

    主要功能是狀態報告系統以及相關糾正行動的開發與跟蹤。

    三廢信息管理系統

    主要功能是二廢排放的審批流程管理,保證核電廠對外排放是可控的,滿足國家規范要求的。

    生產信息網

    該平臺與前三個不同,前三個是工作管理控制平臺,而生產信息網為生產管理相關的信息平臺。該信息下臺涵蓋了生產管理、經驗反饋、培訓之窗、大修專欄等與生產管理密切相關的信息。該平臺可以訃電廠員工了解動態的生產管理信息,讓員工充分了解生產管理的動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產管理活動中去。

    ()動態管理體系的突出作用

    1、十大缺陷管理

    及時消除系統設備中的各種缺陷,是保證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在指標體系發現弱項之后,按照缺陷的性質、類別、大小、處理狀態進行有序地排列,列出前十位重大缺陷,由生產領導、生產部門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認真分析,集中力量進行消缺處理。具體做法是,將對電廠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有重大影響的缺陷,納入十大缺陷管理。針對每一個重大缺陷,建立負責人制度,組織生產部門有關技術人員進行針對性整改。十大缺陷試行滾動管理,徹底消除的缺陷退出,再將新產生的較大缺陷引入。同時,在指標考核時,引入十大缺陷處理的綜合指數,分別是包括根本原因尚未分析清楚的、等備件以及等窗口這三方面的因素,考慮不同的權重, 以期望能夠客觀反應處理的情況。

2、建立專項小組

    為了發揮電廠‘各個專業人員的技術優勢,在保持原有的電廠生產管理組織機構的基礎上,對于一些涉及全廠的、綜合性的較大工作,組建臨時性的專項小組,專項小組的成員來自各個有關部門,其任務是整合各方而的:專業人員的優勢,解決問題。   

3、發布生產管理通告  

 電廠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創新體系,用以規范生產管理活動。但是,對于在管理程序體系中沒有詳細規定的事項,或者實際情況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程序更新之前,電廠發布生產管理通告,對—些事項進行規定。生產管理通告的有效期為一年,在—年后,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將生產管理通告升級為管理程序,還是終止。

 4、面向生產處室的績效考核

 為了加強生產部門的工作管理,  電廠制定廠牛產處室績效考核辦法,并實施獎懲制度。由負責生產績效目標管理考核的管理部門根據生產處室績效考核辦法及其它相關考核辦法進行跟蹤、檢查利考核。有關獎懲直接與公司安全生產、業績日標掛鉤。每年年底根據相應的考核結果對各部門進行獎勵或處罰,并及時地將績效考核的結果進行總結。對于考核結果較差的指標實行重點關注,開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反饋到下一年的工作規劃及績效考核中去。

    四、效果

    在生產活動的動態管理中,電廠成功地解決了影響機組的安全經濟穩定運行的重大缺陷,提高了電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管理程序進行全面的評價與升版,進—‘步規范電廠的生產:管理;進一步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員:工的崗位技能,減少人因事件的發生。

    五、生產管理的持續改進

    ()一體化動態管理平臺建立 “秦山第二核電廠生產管理系統”  (以下簡稱“OMS系統”)主要包括狀態報告流程管理、電廠指標管理、糾正行動管理、工作計劃管理以及程序、報告變更管理流程以及干部現場巡視六大部分內容。該平臺建成之后,將和生產信息網共同構成十產管理的兩大軟件平臺,生產管理系統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從任務產生、計劃、執行到反饋的工作過程控制管理,而生產信息網則重點在于生產管理各種信息的發布。

    ()大修專項指標的建立

    2006年初特增加—個大修專項指標作為生產管理指標體系的一個補充,專門對機組換料大修的安全、質量、成本、進度的完成情況進行過程控制,同時為以后4個機組群堆下管理模式—卜的大修管理方式的準備。大修專項指標體系(DX)分為大修準備(DXl)、大修執行(DX2)、大修評價(DX3)三部分。

    六、生產管理創新提升經濟效益

    通過生產管理創新,秦山第二核電廠在以下幾個方面促進了經濟效益的提高:機組大修工期的縮短:加大對人員違章、現場安全的管理; 設備檢修質量的提高:工作績效的提高。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改進與完善,使得在20051號機組、2號機組整體運行情況良好,由于大修工期縮短以及整體生產管理的改善,并:且由于機組的穩定運行,原計劃的兩次機組小修都未進行,都提高了機組的負荷因子,因此,與年初的生產計劃相比,全年累計‘比計劃多發電(上網電量)72628億度,扣除生產成本及各種資源利用花費,初步估算由于生產管理的創新與完善創造的效益為人民幣5000余萬元。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