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一位北大學生的讀后反

一位北大學生的讀后反

來源:中國核電信息網 發布日期:2014-04-21

      看完幾篇文章后我的想法是:關于核電的爭論實際上還是在圍繞全盤引進和自主創新進行,以張國寶和陳肇博為代表的引進派在西屋AP1000和法國EPR受挫、引進路線遭到質疑以后,更加偏執地開始為引進路線辯解,推卸責任掩蓋爭論,把矛頭引向中核和中廣核之間的不合作。另一方面,以張祿慶為代表的自主創新派則對第三輪的全盤引進完全否定,主張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術,中國的核電才能走向自主發展的道路。
爭論的主要內容有兩方面:一是全盤引進的“一步跨越”政策路線從制定到實施這個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二是中國現在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到底行不行,以及未來怎么發展的問題。

      1、引進路線從制定到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從“一步跨越”政策的出臺到決定引進三代技術,再到決定引進西屋的AP1000,這個過程是非常突然的,這一系列事件發生過程大致是:2004年黨中央確定大力發展核電方針,于是緊急成立國家核電籌備組,負責核電技術的國際招標。隨后核電六君子上書中央,認為三代核技術已經成熟,很多國家都在籌備建三代核電,所以中國也要引進三代技術。確定引進三代核技術之后開始招投標,天湖會議表決后決定采用西屋AP1000。引進派提出全盤引進的理由是:“中國核電牌號特別雜”嚴重干擾了國內核電的技術進步和國產化,張國寶說“中國只有統一了機型,才能夠做到國產化”。
這中間就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全盤引進的理由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核電工業的這種亂象是前兩輪引進的后果,進一步的引進不僅不能到達統一的效果,反而讓中國的核電更加的亂,核電作為一個關系到國際政治的行業,引進一個國家的機型就意味著要引進更多國家的機型來平衡國際關系。
      除此之外,張國寶的這個說法本身就是不成立的,機型和堆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只存在堆型技術路線的統一,而沒有機型統一技術路線這一說。重要的不在于統一機型,而是掌握核心技術能力。
      第二,核電六君子的上書對中央決定引進三代技術起了關鍵作用,但后來的事實表明,“六君子”并不充分了解三代技術,引進的AP1000技術并不成熟,甚至連審批都是最后中標之后補上的。
      第三,招投標的過程中,為什么最后花落西屋至今還是一個謎。技術上西屋的AP1000還不成熟,并且價格昂貴。天湖會議的投票結果其實被發改委一手操控,張國寶說的高層意見統一原因是談判的過程沒有業主的參與。
      第四,引進派堅持引進國外技術后,通過消化吸收就能再創新了,但從中國和美國西屋公司談判的過程中就可以看出,西屋并沒有打算把核心的技術給中國。國核技所謂的自主創新不過是在AP1000的基礎上擴大容量以及根據西屋提供的設計圖造出設備。核心技術是不能靠引進得來的。
      第五,引進派堅持國外的三代技術比國內的先進,然而事實上并非如此,中核和中廣核自主研發的三代技術一直受到壓制。在意識到不可能指望AP1000機組完成原定目標后,轉而批準國內自主研發的二代改進型機組上馬,這一方面證明了中國自主研發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讓人們更加質疑引進決策的正確性。
      盡管全盤引進政策從出臺到實施一直漏洞百出,但張國寶在訪談中仍在為引進路線進行辯護,推卸責任,掩蓋爭議,試圖把矛頭指向中核和中廣核之間的不合作,認為是他們“給國家出了難題”,而對于引進路線的問題只字不提,把責任推的一干二凈。

2、中國的三代核電技術及未來發展
      張國寶一口咬定中核和中廣核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技術是依賴于同一外國技術,沒有獲得核安全局許可,因此不給他們批建設點。他堅決認為兩家聯合起來才能實現自主化,“如果他們聯合起來,國家肯定會給他們定項目,如果分散的話,誰也批不下來”,“他們如果意識不到這點,還繼續要爭取用自己研發的定一個點,只會把核電國產化事業繼續往后推遲”。
      事實上根據張祿慶所說,中國的三代壓水堆技術是完全可以自己研發出來的,不需要全盤引進。但是“兩步走”最終還是被“一步跨越替代”。中核的ACP1000實際在三代技術中是占主流地位的,并且更加優化。但問題是ACP1000一直未獲得在國內建設首堆工程的審批,以至于出口訂單不能實現。中廣核的ACPR1000+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中國核電自主掌握三代技術的能力已經是無庸質疑的了,但是現在面臨的困境是:
      第一,國內市場不能進入。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強行劃分市場范圍,把國內巨大的市場拱手相讓國外。
      第二,要進入國外市場先要在國內建首堆,但是國內又不批準中核和中廣核的申請。政府寧愿成為西屋的實驗田也不愿意給自主創新的中核和中廣核批首堆工程試驗點,而沒有國內的首堆,中廣核和中核走出國門將受到很大限制。
      第三,強行把中核和中廣核湊在一起,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更加混亂?!叭A龍1號”是采用行政手段強行把中核和中廣核擰在一起,但事實證明“華龍1號”并沒有達到“促進中國核電走向融合”的目的。本來中核和中廣核都寄希望與三代技術落地項目,但國家能源局不予批準,迫于“不融合就不批準”的壓力,兩家公司才融合。融合之后兩家矛盾也非常多,主要原因是“兩種技術一個型號”,兩家都想用自己的技術,但只有一塊實驗地。張祿慶說“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核電廠設計”,硬要融合兩個不同的設計是不合理的。
      我個人認為把中核和中廣核用行政的手段湊在一起,實際上是想轉移市場的注意力,把矛盾引向國內兩家公司的“內斗”。我國采用兩種技術并不為過,兩家公司通過公平的市場競爭是完全有道理的,但是政府弄出“華龍1號”這樣一個怪胎,即不是為了核電技術的進步,也不是為了占有國內市場,這樣做的意圖難免讓人懷疑其用心不良。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