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東方早報 發布日期:2011-04-15
4月12日,日本震后“滿月”第二天,壞消息依舊不斷。
國內光伏企業慎看“核電替代效應”:市場爆發點系于平價上網
4月12日,日本震后“滿月”第二天,壞消息依舊不斷:日本原子力安全保安院(NISA)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危機的嚴重程度從此前的第五級提升至第七級,與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同級。
然而與震后首個交易日3月14日,中國在美上市的光伏企業股價集體逆勢大漲相比,這次資本市場反應平淡,多數光伏企業跟隨大盤出現下挫。
日本強震后的核電站泄漏事件給全球剛剛復蘇的核電行業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德國、法國、中國均宣布將更加審慎地對待本國的核電發展。反應最為激烈的德國更是一度傳聞未來可能徹底棄核。
由于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全球能源需求持續走高。如果核電未來發展放緩,則其留下的巨大空白將由其他能源填補。在全球減排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有不少觀點認為,包括光伏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在震后將迎來發展的契機。然而日本強震一個月后,早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光伏企業表態謹慎,認為日本核電事故短期直接影響有限,整體影響偏向長期。
國內一家主流多晶硅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向早報記者稱,“日本核電事故對整個光伏行業的影響不是太大。核電雖然遭受了打擊,但是并不是說大部分國家未來就會放棄核電。”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秘書長吳達成也表示,光伏發電在安全、環保方面有著不小的優勢,但是只有解決了在用戶側甚至是高壓側實現平價上網之后,國內光伏市場才會迎來真正的爆發式發展。
吳達成預測,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可能在2015年與2020年左右的時間,分別實現用戶側和高壓側的平價上網。
這種理性的看法也得到了業界的認同。全球光伏組件生產排名前十的阿特斯首席執行官瞿曉鏵向早報記者表示,“做實業的人最關鍵的就是要丟掉幻想,認認真真做事,老是想著天上掉餡餅是不行的。我想就是按照常規的,或者相對保守一點的想法來做。長線來講,我覺得在五年到十年中光伏發電會越來越普及,會一步步走向千家萬戶。”
日本光伏市場“自我循環”
由于日本地震以及其后核電事故的影響,阿特斯的日本拓展戰略可能面臨一定的變數。
“地震對日本光伏應用市場的現期影響是很大的,基本上所有的商務行為都停下來了,我們也不要求我們的日本員工繼續商務行為,保護自己是第一的,交通也不方便,一天到晚余震,然后核輻射物質又要出來,也不應該讓大家去做事,就是保護好自己,多想想未來。多想想二、三、四季度可能要做些什么吧。”瞿曉鏵說。
據瞿曉鏵介紹,阿特斯日本分公司在東京,有20多名員工,去年在日本的光伏組件總銷售量大概占到阿特斯的2%至3%。
“地震前我預期日本市場會有比較大的增長,將占到我們總量的6%至7%,是一個高增長的市場。”瞿曉鏵稱,“地震后要重新評估一下。談今年的話,太近期。但日本肯定會進入重建,在重建當中可以看出來,太陽能,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成分會不會增加。”
事實上,在德國大力鼓勵光伏發展之前,日本是全球第一大光伏安裝應用市場。截至2006年底日本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760MW(兆瓦),其中戶用光伏系統的安裝量達到36萬戶,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254MW,位居當時世界各國之首,成為光伏產業的領頭羊。
日本太陽能制造商夏普的太陽能電池產能從2000年到2006年也一直位居全球首位。但自2006年開始,政府取消補貼政策,日本光伏產業的發展勢頭被遏制,全球第一的位置也逐漸被德國取代。
此后,為了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二氧化碳減排,2010年日本經產省擬對其國內可再生能源發電實行全部收購制度。全部收購制度不僅擬逐步擴大收購對象,由太陽能發電擴大到其他可再生能源所發電力,而且也將惠及企業。針對太陽能發電的全部收購制度擬從2011年開始實施。受此影響,去年日本光伏應用市場再次井噴。
不過,就如瞿曉鏵所說的占比“2%至3%”,日本地震造成的光伏安裝受阻,對大部分中國廠商來說影響不大,因為日本市場基本被日本光伏企業控制。
“近年來,很多日本的廠商把本土市場變成了關鍵市場,同時對于絕大多數日本外的廠商來說,又很少進入日本市場。”瞿曉鏵說,“進入日本市場只有我們,還有另外一兩家非日本廠商。因此,日本市場某種程度上有一點自我循環的味道,好像自己把握,就可以把握平衡。”
而在上游的制造業,大部分日本光伏企業所受影響有限。日本主要光伏生產商包括夏普、三洋、京瓷等,他們的大部分生產基地都在日本西部。目前只有部分工廠因為電力、供水以及余震問題無法正常生產。
上述多晶硅企業相關負責人稱,“其實日本制造在全球光伏領域也不是特別大。而且這次地震也是區域性,不是影響整個日本的。”
不過,此次日本地震卻對中國臺灣光伏企業友達光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友達光電是全球第三大的薄膜液晶面板(TFT-LCD)制造企業,2010年營業額為163億美元,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0.9%。
近年來友達光電大舉進軍光伏領域,其中包括自2009年開始,收購日本多晶硅廠M.Setek的逾50%股權。M.Setek的工廠位于仙臺與相馬,正好處于此次重災區。由于斷水斷電,M.Setek何時能夠復工至今仍然未知。
M.Setek工廠生產的多晶硅雖然不具備成本優勢,但品質達到了電子級別。友達光電太陽能事業群總經理陳建斌2月份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日本工廠扮演著技術創新的角色。友達光電生產的SunFortePM318B00光伏組件據稱轉換效率高達19.5%,為全球最高。
歐洲市場“利好有限”
相比直接影響,更值得關注的是,間接的“替代效應”。
在日本核電危機發生兩天后的3月14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對德國核電工廠安全和更廣泛能源戰略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評估。其間,該國于1980年之前建造的7個核反應堆將被關閉。
在法國,幾十年來對核能的嚴重依賴首次遭到質疑。法國第一大黨社會黨也放棄了幾十年來支持核能的立場。
作為世界第一大光伏應用市場,歐洲對核電的反應固然迅速,但是這種反應要傳導至電力市場,進而帶來對光伏企業的利好,恐怕是非常漫長的一個過程。
“我預期歐洲核電的份額不會產生驟變,因為想用其他能源替代核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歐洲委員會能源總司國際關系與拓展部部長Paula Abreu Marques上周接受《中國能源報》采訪時表示。
另一個問題是,核電替代能源的選擇項并不僅限于光伏。事實上,默克爾4月15日將與德國的16個州州長討論未來能源結構的問題。德國的計劃包括擴展海上風電場和建造更多的天然氣發電廠來填補核電未來可能出現的空白,目前的資料顯示這一計劃并未提及光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意大利宣布了暫緩核電建設一年。但是就在4月1日,意大利政府出臺了新的光伏補貼政策,從當日起至2012年底,將光伏補貼削減15%~20%;2013年-2015年將光伏補貼再削減30%~35%。這一幅度相當巨大。據悉,意大利政府削減光伏補貼的理由是遏制該國光伏市場過熱。
上述多晶硅企業相關負責人向早報記者稱,“你看德國和意大利,他們的光伏削減政策執行連貫性還是比較強的,沒有因為這些國家核電政策的變化就出現劇變。風電以及光伏如果大規模運用,都存在一個如何儲能以減少對電網影響的問題。”
瞿曉鏵坦言,“歐洲光伏市場將會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因為經過幾年的發展,簡單的快速增長期應該快要結束。”
瞿曉鏵認為,當太陽能發電量占整個電網量1%都不到的時候,增長速度再快,也不會對電網產生大的影響。“但當其變成了整個能源體系中非常重要貢獻者的時候,就必須要跟整個電網以及其他一些電力方式互動了,這時候要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之前這種野草狂長般的時期應該是結束了。”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2006-2028 中國核電信息網 版權所有   服務郵箱:chinahedian@163.com   電話: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