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清潔能源,在當前宏觀擴大內需形勢下,建設步伐需要大大加快。
一、核電發展態勢
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內部蘊藏的能量大規模生產電力的發電站。它與我們常見的火電廠相似,都用蒸汽推動汽輪機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它們主要不同在于蒸汽供應系統。火電廠依靠燃燒化石燃料(煤、石油或天然氣)釋放的化學能制造蒸汽,核電站則依靠核燃料的核裂變反應釋放的核能來制造蒸汽。
1、世界核電發展情況。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統計,全世界正在運行的各種類型的核電機組共有443個,總裝機容量達36967.8萬千瓦。正在建造的核電機組有24個,裝機容量為1990.5萬千瓦。擁有核電機組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有104個核電機組在運行,其次是法國59個,日本56個,俄羅斯31個,英國23個,韓國20個,加拿大18個,德國17個,烏克蘭15個,瑞典10個,中國(不含臺灣)9個。核電站發電量占世界總發電量的16%,其中法國核電站的發電量已占到該國總發電量的78%,這些國家核電的發電成本已經低于煤電。
2、我國核電發展趨勢。從“十一五”開始,我國的核電發展戰略由“適度發展核電”變為“積極發展核電”。2006年底,我國共建成投產10臺核電機組,分布在廣東的大亞灣核電廠和嶺澳核電廠、浙江的秦山核電廠、江蘇的田灣核電廠等,總裝機800.82萬千瓦。在建5臺核電機組,分別是:田灣核電廠二期、嶺澳核電廠二期、秦山二期擴建,總裝機434.06萬千瓦。根據我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核電要形成運行4000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的規模,占同期全國電力裝機的4%以上。也就意味著在未來14年內要新建百萬千瓦核電站40座左右。
3、福建省發展核電情況。我省的核電前期工作起步于1983年,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寧德、福清核電項目已開工建設。莆田、三明、南平、連江等地也在積極開展核電前期工作。
二、發展核電的利弊
1、核電的安全性。核電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行業之一,全世界50年來500多座核電反應堆在其總共1萬2千多堆年的運行歷史中,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過兩起堆芯熔化的嚴重事故。現在2代核電廠發生堆芯熔化的事故的概率是10-6堆年,2代加的概率是10-7年,3代的概率是10-8年。新一代的核電站的設計中采用縱深防御的保護,從設備和措施上提供多層次的保護,確保反應堆的功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燃料組件能得到充分冷卻,發射性物質能有效地包容起來不發生泄露。核電站反應堆的安全殼能承受地震、颶風、飛機墜落等各種沖擊,是核電站的保護神,并確保核反應堆的放射性物質不逸入周邊環境。
2、核電的環保性。核電是清潔能源,對環境影響小,消耗資源也少。火電站利用化石燃料的燃燒所釋放出的化學能來發電,核電站則利用核燃料的核裂變反應所釋放的核能來發電。核能要比化學能大得多,所以核電站所消耗的核燃料比同樣功率的火電廠所消耗的化石燃料要少得多。百萬千瓦的發電機組,核電站一年僅需補充30噸核燃料,一輛重型卡車即可拉走,而火電廠卻要消耗300萬噸原煤,需要每天1列40節車廂的火車運輸。
3、核電的效益性。一座1百萬千瓦的核電機組,需要大約110~130億元的投資。根據專家實地察看后認為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爐厝(屬翁厝村)場址具備建設6~12臺100萬千瓦的核電機組,按照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估算,需要投資至少600億元人民幣,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將給當地帶來17億元左右的稅收。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能增加5000萬元左右的教育附加費,可以大大改善當地的教育條件。核電項目落戶莆田市,巨大的投資必將拉動莆田市經濟快速發展,并對莆田市的臨海工業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核電產業作為一個復雜產品系統,對相應的配套設施要求比較高,莆田市可以通過自身優勢,尋找雙方互利的切入點,發展機械制造業和服務業,抓住機會進行產業升級,推動整個核電產業鏈的發展。如:浙江省海鹽縣原先是個較為落后貧窮地區,秦山核電站落戶海鹽縣后,年年都是地方稅收繳納大戶,在建設期年均稅收2億元左右,至2006年核電產值高達50億元,創稅高達8億元左右,有力地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現在已經位居全國百強縣中的第34位。以秦山二期兩臺65萬千瓦核電機組為例,整個項目投資148億元人民幣,六個股東總共投入資金24個億,項目計算期內(25年),給股東回報200個億,給國家交納稅收200個億,還款本、利200個億,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4、核電的局限性。核電項目雖然投資金額巨大,能夠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但是核電項目落戶當地,鑒于核電站的特殊性,在不同的距離范圍內都要受到專門保護的限制。核電廠址的主要保護范圍分為非居住區和限制區,另外還包括一些特殊保護范圍。在以核電廠反應堆為中心半徑0.5~1公里的非居住區內,應當保持廠址的水土和原貌,除核電廠的建筑物外,禁止建設任何永久性建筑物、采石、爆破、毀林取土、建造墳墓等。在以核電廠反應堆為中心半徑7公里的限制區內,不得興建大型工業企業、采礦企業和事業單位,特別是大型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放射性等危險品生產企業及其運輸、管線、倉庫等設施,不得興建監獄、大型港口及鐵路樞紐;限制各類開發區的設立與發展;應控制新建醫院、學校、療養、旅游項目的規模;控制人口機械增長,不宜出現萬人以上的集中居住人口中心。在距離廠址16公里范圍內,不宜建設機場,包括空中走廊垂直投影距離邊緣線在廠址4公里范圍內的飛機航線。核電站排水口海水溫度升溫4度范圍0.6平方公里,升溫1度范圍8平方公里。按照6臺發電機組計算,新建核電站需要海域和陸地面積約4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