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為發展中國家核能發展作貢獻
來源:人民網駐德國記者 發布日期:2010-09-22
國際原子能機構第五十四屆大會20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國際中心開幕,這是該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自去年12月1日接替巴拉迪就任總干事以來首次舉行的“全會”。來自國際原子能機構的151個成員國的高級代表與會。
核查問題仍是焦點
本屆大會的議題包括核醫療、核安全、核計劃核查等諸多方面。最受媒體關注的還是核計劃核查問題。天野之彌指出,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朗和敘利亞以及朝鮮的核計劃依然擔憂。這一表示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在9月中旬的該機構理事會會議上他已表述了類似立場,主要是對今年6月伊朗拒絕兩名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入境表示不滿。
伊朗原子能機構主席薩利希20日在會上發表講話,再次強烈抨擊國際原子能機構。他說,國際原子能機構有關伊朗核問題的報告是不公正的,并且暗示報告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影響。路透社的報道認為,薩利希的這番講話是把矛頭指向了天野之彌,因為天野之彌對伊朗的態度明顯比其前任巴拉迪更為強硬,自他上任以來,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關系也更加惡化。薩利希在講話中再次明確表示,伊朗不會停止鈾濃縮,并稱針對伊朗的所謂“雙軌”方案,即威脅與對話并用的方案,是“不文明的”,因此“不可能有益和成功”。美國能源部部長朱棣文在會上雖然表示仍堅持“外交解決”,但強調伊朗須遵守自己的義務,向世界證明其核計劃的和平目的。
推動全球核安全建設
天野之彌表示,目前有60多個國家有意引入核能。據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到2030年,建設核電站并投入使用的國家將增加10至25個,核能占世界能源總量的比重將從2009年的13.8%上升到16.6%,因此,“可以不夸張地說,世界正處于一個新時代的開端”。天野之彌強調,發展核能有利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原子能機構將幫助各國有效、安全和負責任地使用核能,并且已經為此增設了專家。
天野之彌呼吁各國加強民眾對核技術安全的信賴。為此,國際原子能機構將加強“事故和危機中心”的建設,幫助各國提高處理核事故的能力。
核醫療為人類造福
本次會議的另一個亮點是21日召開的科學論壇,主題是“發展中國家的癌癥:應對挑戰”。據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癌癥治療行動計劃”已獲得豐厚捐款,本次論壇將討論該機構如何幫助發展中國家運用放射療法對癌癥病人進行治療。此外,該機構還將于今年10月推出一個關于放射療法的網頁。
中方主張加強該機構作用
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陳求發在大會發言中說,廣大新興核能國家期待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推動核能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此,機構應注意聽取成員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意見,充分利用技術合作的渠道,加大技術合作,促進核能可持續發展。
在談到處理敏感熱點核問題時,陳求發說,中國一貫主張通過對話與談判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并支持機構及總干事繼續為推動外交解決敏感熱點核問題發揮應有的作用。
他表示,中國將會繼續加強并深化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并愿意積極參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倡導和組織的,加強新興核能國家核基礎結構等活動,為發展中國家的核能發展作出貢獻。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