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禹:嶺澳核電站二期采取CPR1000技術設計壽命60年
來源:人民網 發布日期:2010-09-20
今日,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一號機組投產慶祝大會暨核電發展高層論壇在京舉行。廣東核電集團董事長賀禹在論壇上表示,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投產標志著我國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實現,為我國核電走出去奠定堅實的基礎。
賀禹介紹說,2004年3月嶺澳核電站項目二期工程被國家列為核電自主組預裝項目,要求工程中實現設備國產化率達到50—70%,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采取CPR1000技術方案,設計壽命為60年,機組運行能力達到87%以上,安全性指標已經接近三代技術水平,一號機組住體工程2005年12月開工,較國家批準的工期提前三個月投產,57個月的建造工期創造了國內核電機組建造工期最短記錄。
他強調,精誠合作,發揚大團結精神是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項目建設取得成就的關鍵所在。廣東核電集團與各合作單位同心協力,共同打造提升工程建設、設備制造、安裝調整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在實現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自主運行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并在推進人才培養、自主創新、核安全文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賀禹具體說到,在自主制造方面創建了以我國制造業為主導的核電裝備生產供應平臺,在最短的時間內大幅度提升了自主制造水平。首次體現反應堆壓力容器等關鍵設備的自主化制造,真正突破關鍵核機設備長期依賴進口的瓶頸,為進一步提升自主制造水平,結合項目規劃制定了明確的國產化線路圖,聯合國內58家企業成立了設備國產化聯合研發中心,通過實際的技術協作與支持,加快各企業技術改造與升級,逐步實現對關鍵設備制造技術的完整掌握。“在自主運營方面,充分發揮專業管理技術,有效實現運營能力標準化輸出、快速復制與可靠移植。按照指揮高效、流程流暢、責任明晰的原則,運營率與工程建設各個環節均提前完成,通過工程與專業化隊伍的無縫連接,確保項目建設與生產運營間的順利交界。”他說。
為推進核電行業的又好又快發展,賀禹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要強化產業能力提升、確保質量安全、調整能源結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就需要全行業群策群力,共同建立完善管理規范與技術標準體系,確保全產業鏈產品與服務質量滿足質量與安全的高要求,需要嚴格建立和完善核電行業信息標準與共享機制。在相互溝通理解的基礎上,形成全行業共同發展的合力。唯有如此,才能實現我國核電好字當頭,又好又快的發展,才能真正做到讓國家放心、讓民族放心,在更好履行職責和使命的同時,為核電贏得更好更大的發展空間。
其次,圍繞核電科研,強化各種方式合作,推進實現我國核電技術創新的突破。只有依靠堅持科技創新,我國核電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機會。與各大科研院所形成較為密切的合作關系,圍繞國家科研規劃和重大專項,發揮各自優勢,盡快在核電研發和重點目標與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共同推進我國發展成為核電技術創新強國。
第三,深化產業聯盟合作,盡早實現我國核電走出去,把握全球核電發展形勢,立足國內放眼世界,盡早實現我國核電的市場化拓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