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能源界分析師張艷的最新報道,2010年,我國進入核電站建設高峰階段,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共有17個省正在為核電建設進行前期準備,有些項目已經上馬,所有項目將設將給即將到來的“十二五”帶來更多驚喜。
2010年,我國進入核電站建設高峰階段,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共有17個省正在為核電建設進行前期準備,有些項目已經上馬,所有項目將設將給即將到來的“十二五”帶來更多驚喜。
到目前為止,國產化最高的核電站是福建寧德核電站。總投資約500億元人民幣,采用我國自主品牌的CPR1000核電技術,設備國產化比例將不低于80%。首臺機組將于2012年12月建成。四臺機組建成后,年發電量預計將達到300億千瓦時。
廣東省是我國核電建設的示范省,第一家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于1994年投入使用。大亞灣核電站位于深圳特區東部,是我國第一臺正式投入使用的商業核電設施。它的使用給珠江三角洲地區帶來工業發展能源支撐,為南部省市經濟產業鏈的形成帶來動力空間,也是非常規能源在中國正式得到社會的認可。
2006年3月22日,國務院通過的《中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中國核電的裝機總量將從目前的870萬千瓦提高到4000萬千瓦,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比重將從現在的1.4%上升到4%。在中國高速的經濟發展遭遇能源瓶頸和環境保護的壓力之下,國家首次將清潔的核電納入整個能源供應大盤。2006年4月3日,在澳大利亞訪問的溫家寶總理和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共同簽署了《中澳和平利用核能合作之所以要確保鈾礦的供應,是因為我國正在啟動一個龐大的核電建設計劃。
根據我國已經落實的長期規劃目標,核電站的建設已經成為我國未來重點發展的能源展業。現今我國重要在建核電站有:
一、傳統核電大省:1、浙江蒼南核電站、浙江方家山核電工程(秦山一期核電工程的擴建項目)、浙江浙西(龍游團石)核電站、浙江三門核電站2、廣東北江核電站、廣東陽江核電站、廣東惠州核電站、廣東嶺澳核電站二期、廣東陸豐核電站、廣東清遠核電站、廣東韶關核電站、廣東臺山核電站、廣東西江核電站、廣東肇慶核電站。
二、農業大省:1、河北承德核電站2、河南南陽核電站3、四川南充三壩核電站
三、東南沿海地區:1、海南昌江核電站、2、山東華能石島灣核電站、山東紅石頂核電站、山東海陽核電站 3、安徽宣城核電站、安徽巢湖核電站、安徽蕪湖核電站、安徽安慶核電站 4、江蘇第二(連云港)核電站、江蘇田灣核電站二期、江蘇田灣核電站三期 5、廣西防城港核電站、廣西白龍核電站、廣西梧州核電站、廣西桂東核電站 6、福建福清核電站、福建寧德核電站、福建漳州核電站、福建寧德霞浦核電站。
四、東北老工業基地1、黑龍江核電站 2、吉林靖宇赤松核電站3、遼寧東港核電站、遼寧紅沿河核電站、遼寧興城徐大堡核電站。
五、中部地區黃河和長江流域:1、江西錦江核電站、江西萬安煙家山核電站、江西峽江核電站 2、湖北荊州核電站、湖北咸寧核電站、湖北廣水陳巷壽山核電站、湖北陽新核電站、湖北松滋核電站3、湖南衡陽核電站、湖南常德核電站、湖南湘潭核電站、湖南華容小墨山核電站、湖南桃花江核電站。
根據以上數據,正在實施中的核電站一共有50多家,每家核電站的建設經費都不低于上百萬美元。其中廣東仍是核電大省,核電站總數將要破十,真正成為我國核電大省。作為秦山核電站的發起地浙江省,也將繼續擴大核電站建設規模。我國第一家內陸核電站落戶于湖北省,湖南和江西核電站建設已經在具體實施中。農業大省河北、河南、四川也將開建核電站。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和遼寧借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之勢將核電建設也納入工業生產發展的軌道中來。
縱觀我國核電建設布局,未來10年至15年是核電在中國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核電及核電相關產業必將邁入市場牛市,為我國發展特色社會主義貢獻巨大動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