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 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中廣核: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能領先企業

中廣核: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能領先企業

來源: 國資報告雜志社 發布日期:2024-09-10

編者按: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習近平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開創性、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問題,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強烈歷史擔當。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屆三中全會都聚焦改革議題。其中,國資國企改革每次都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議題。《決定》把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全局,作了集中部署,鮮明標定了國資國企在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方位、前行的節奏和工作的重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后,國資國企系統第一時間通過各種形式認真學習全會精神。通過深入學習,國資國企系統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堅定了認識。


為了更好地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2024年8月1日出版的《國資報告》第一時間組織專家學者、中央企業,結合自身體會,對會議精神進行深入解讀。


今天,我們為您分享第五篇企業署名文章《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能領先企業》——

640.png

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能領先企業


文 ·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國資報告》雜志2024年第8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所作的工作報告和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重要舉措、根本保證等重大問題,為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要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領會國資國企改革的重大部署,以全局意識和戰略思維抓好貫徹落實。

640.png

中廣核起步于大亞灣核電站建設,四十多年來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發展壯大,最早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現代企業制度,靠改革開放實現高起點起步,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不斷創新,實現了我國大型核電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造和自主運營,帶動核電批量化建設和規模化發展,奠定了我國核電發展主力軍地位。在堅守核能主業的基礎上,聚焦“核”與“電”持續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打造形成核能、核燃料、新能源、核技術應用、數字化、科技型環保和產業金融“6+1”產業體系。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以來,中廣核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以核能為特色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清潔能源在運在建裝機規模已經超過1.1億千瓦,規模體量進入超大型央企行列,經營效益位居央企前列。改革是深植于中廣核企業文化中的寶貴基因,成為應對內外部形勢與挑戰,搶抓歷史機遇的制勝法寶。中廣核連續兩年在中央企業改革重點任務考核中獲評A級。


近年來,中廣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國資央企“三個總”的要求,切實用好“兩個途徑”,發揮“三個作用”,聚焦“三個集中”,提升“五個價值”,始終把改革擺在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從功能性改革和制度性改革雙向發力,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狠抓改革落實,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


聚焦主責主業,堅定做強做優做大核能產業


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戰略部署,制定實施核能領先專項計劃,推動核能在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是打造卓越運營能力。全面推進“卓越運營2025”計劃,以大修創優、重大設備可靠性管理、關鍵敏感部件數字化平臺建設等為抓手,引領核電機組運營業績突破性提升,在能源電力保供中發揮穩定基核作用。上半年,在運核電機組90%的WANO(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15臺機組WANO綜合指數達滿分。華龍西部首堆防城港3號機組首循環保持零停堆,能力因子達到98.2%。二是高質量推進華龍批量化建設。深入實施華龍批量化建設全面創優工程,優化工程設計,應用先進施工技術,提升工程組織管理,多措并舉提升項目群六大控制能力。今年5月,防城港4號機組實現高質量投產,標志著中廣核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高質量推進廣東太平嶺一期、陸豐5、6號機組和浙江三澳一期項目建設,形成“一臺機組比一臺機組好”的良好態勢。三是穩妥實施核能“走出去”。主動服務國家外交戰略大局,堅持能力驅動、嚴控風險,有所為有所不為,打造中廣核良好口碑。與法國電力集團、法國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員會等開展人才、技術和科技等領域合作,共同推動核能領域技術進步。積極輸出臺山EPR全球首堆建設經驗,為芬蘭奧爾基托洛-3號、法國弗拉芒維爾-3號等項目提供技術支持服務。

640.png

▲中廣核“華龍一號”示范工程——防城港核電站3、4號機組


加快科技創新,著力打造核能新質生產力


堅持“四個面向”戰略方向,構建核能戰略專項、自主化專項和尖峰計劃“三位一體”科技創新布局,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一是部署實施核能重大科技創新。聚焦核能科技前沿,大力推進先進堆型、先進燃料等自主創新,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成功研發的“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通過英國GDA(通用設計)審查和歐洲EUR(用戶要求)認證,在國內實現批量化建設。自主研發的核級DCS(數字控制系統)在國內多個堆型實現規模化應用,并向航空、軌道交通等高可靠性領域拓展。積極探索核能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核能綜合利用項目落地,建成東北地區首個核能供暖項目,在粵東、粵西規劃建設核風光儲清潔能源大基地,打造沿海地區新型清潔能源供給體系。二是著力推進重大科研平臺建設。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優勢,建設中國南方原子能科學與技術創新中心,布局一批重大核能科技基礎設施和示范工程,總投入超過300億元,打造我國原子能科學綜合性科研基地和原創技術策源地。牽頭建設核電安全技術與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重點開展核電安全技術和機理研究。三是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機制。優化研發投入機制,研發費用視同利潤加回,將研發投入、重大科研任務完成情況納入成員公司年度及任期考核。2023年,集團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7%。降低科研示范項目投資收益要求,科研費用不計入項目投資成本,免除前期研發成本分攤,為核能科技示范項目落地創造了良好條件。制定首臺(套)應用鼓勵和責任豁免政策,對成員公司勇于承擔首臺(套)應用任務予以考核加分。

640.png

▲南方中心中山科研基地


強化安全保障,切實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切實扛起中央企業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統籌發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一是堅決做到核安全萬無一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核安全和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動核安全管理專項行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等重點工作,部署推進質保體系有效性評價與改進,連續五年開展由集團班子成員帶隊的核電基地安全大檢查,以扎實舉措確保絕對安全。二是全力保障鈾礦戰略資源安全供應。自2008年起,率先走出去開發海外鈾資源,目前在中亞、非洲、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四大富鈾地區均形成戰略性布局。建成投產納米比亞湖山大型鈾礦,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實體投資項目。三是著力提升產業鏈安全水平。充分發揮核能產業鏈龍頭作用,以重大項目為牽引,扎實推進產業鏈融通共鏈行動。帶動5400多家核電產業鏈企業參與“華龍一號”建設,聯合產業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開展核電設備國產化研發,實現400多項關鍵設備自主化,裝備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有力促進我國核電產業鏈韌性和實力的提升。有效控制核電“卡脖子”風險,設備國產化“十大專項”圓滿收官,80余項研發成果實現應用。

640.png

▲湖山鈾礦


健全體制機制,有力支撐核能創一流


面對核能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關鍵一招,動態優化組織體制和管理機制,確保生產關系持續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一是進一步完善核能管理體制。強化總部對核能領域安全質量重要事項的統籌管控,進一步夯實總部核安全責任。優化核電工程運營領域專業化布局,堅持“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方向,明晰核電業主和專業化平臺的職責、業務和能力邊界,有力壓實各方責任,提升整體協同和價值創造能力。二是加快推進核能產業創一流。明確“核能產業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引領帶動集團全面建設世界一流”的實施路徑,以“1930+”對標提升體系為抓手,鞏固提升既有優勢,著力實施科技創新領先、一流AE創建、品牌價值提升“三大工程”。目前集團“1930+”關鍵指標進入全球行業前三的比例達到83%,核能生產運營、經營效益效率等領域已基本實現世界一流。三是切實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實施科技創新“聚才”工程,靈活運用柔性引才、雙聘制等多種方式,面向集團內外開展16個首席專家選聘。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力度,明確集團重大科研團隊至少配備1名40歲以下負責人,青年占比不低于50%。打造高效協同、專業集約的操縱人員培養體系,當前實際在崗和后備操縱人員接近4000名,可以有效滿足未來一段時間核電規模化發展需求。

640.png

▲大亞灣核電站已安全運行三十年


新時代新征程,中廣核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以更大力度、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進改革,破除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加快健全有利于原始創新的制度安排,更大力度集聚和培育高層次科技人才,以新型生產關系的構建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建設以核能為特色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高水平履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