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可控核聚變工程創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來源: 哈爾濱工程大學
發布日期:2024-08-30

哈工程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聯合成立的可控核聚變工程創新研究院揭牌儀式,8月26日在主樓八樓會議室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院長、哈工程1978級校友李建剛受聘為學校戰略科學家(兼職)及創新研究院院長。
校長宋迎東、副校長於志文出席會議,副校長殷敬偉主持會議,相關教學科研單位和職能部門代表參加會議。
宋迎東在致辭中表示,學校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視察時的殷殷囑托,高質量謀劃有組織的科研平臺建設,此次成立可控核聚變工程創新研究院,正是有力落實總書記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他強調,我國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發正邁出從理論研究向工程實踐的關鍵一步,學校要搶抓先機、優化布局、謀求增量,聚焦可控核聚變工程化核心技術,注重交叉融合,推動核學科與智能控制、動力、計算機等交叉學科方向融合發展,將可控核聚變工程創新研究院打造為可推廣復制的校內新型科研機構和多方合作的示范標桿,為核工業強國建設、人類開發利用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聚變能源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建剛在致辭中表示,可控核聚變技術發展迅速,世界各國正加快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究。當前我國可控核聚變技術發展正處在向工程應用轉折的關鍵階段,亟需關鍵技術攻關和相關領域的人才培養。此次成立可控核聚變工程創新研究院,并組建可控核聚變工程特色實驗班,持續穩定為行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加速打造核科學領域新質生產力。
宋迎東為李建剛院士頒發學校戰略科學家聘書

宋迎東與李建剛共同為可控核聚變工程創新研究院揭牌

宋迎東為李建剛院士、丁銳研究員和譚思超頒發聘書
創新研究院是學校面向未來能源需求,聚焦可控核聚變領域打造的新型校內科研機構,是學校打造學科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丁銳研究員、核學院院長譚思超受聘為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同日下午,李建剛院士為學校首屆核工程與核技術(未來領軍)實驗班全體新生講授入學第一課,作題為《托起未來的太陽——磁約束核聚變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報告。他結合自身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科研經歷,為同學們講述了可控核聚變基本原理、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并耐心解答學生的提問,使學生們進一步加深對核聚變這一人類科技王冠上的明珠的理解,更加堅定了勇攀科技高峰的決心。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