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國原子能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科普工作委員會”)在內蒙古通遼市召開2024年第一次會議。會議由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羅清平主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總工程師、科技委主任,科普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委”)主任羅琦;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委副主任胡石林;中核集團科技質量與數字化部副主任榮健;中核集團首席科學家,專家委委員陳東風;中核集團首席科學家,中核鈾業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蘇學斌;中核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柯國土;中國原子能出版社社長,科普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朋出席會議。
專家委主任羅琦強調,要發揮組織優勢,強化協同推進,構建一個多方參與、高效聯動的合作體系,積極與行業組織合作,聯合各涉核企事業單位,形成強大合力,聯合作戰、抱團發展,進一步深入開展“小荷之聲”青少年核科普志愿者體驗營、“核科普進校園”等活動與項目,積極推動核科普走深走實,推動核科學知識走進千家萬戶,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營造核事業發展良好環境貢獻智慧和力量。
會議舉行了專家委委員聘任儀式,專家委主任羅琦院士為新聘任的專家委委員——蘇學斌和柯國土頒發聘書。新成員的加入,為專家委增添了新動力,加大了專家委的學科覆蓋面,強化了科普工作委員會的力量,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核科普工作體系化。
會議審議了2024年核科普融合出版基金第一批資助項目。項目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共征集到來自26家單位、個人的33個項目。項目形式多樣,不乏原創性、科學性、創新性、時代性、趣味性較高的作品。經過會議評估審議,遴選出第一批資助項目。
與會領導、專家在研討時指出,核科普工作是一項看似普通卻極富挑戰的工作,做好核科普工作要統籌科學性、應用性、趣味性、藝術性、通俗性、時代性,核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創新的同時要兼顧科學普及,以優質科普產品供給推動核科普工作再上臺階。
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羅清平指出,上半年科普工作委員會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但與行業發展所需的核科普成效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科普工作委員會在有關部門和中核集團的領導下,在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開創核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科普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朋匯報了科普工作委員會成立半年來開展課題研究、策劃實施品牌科普活動、打造核科普進校園示范課程、開發核科普公共產品、開展核科普工作交流推廣情況,提出了下半年工作計劃和建議。
據悉,科普工作委員會于2023年12月組建,旨在立足全行業,凝聚行業頂尖人才,積聚行業智慧,從國家和行業對核科普工作的需求出發,體系化、規范化、模塊化推進核科普工作。成立以來,科普工作委員會開展課題研究、策劃實施品牌科普活動、打造核科普進校園示范課程、開發核科普公共產品、開展核科普工作交流推廣,獲得中國科協、中核集團等表彰,獲得國家原子能機構、國家核安全局、國家能源局等肯定,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實現開門紅。
中核集團科技質量與數字化部有關人員、科普工作委員會秘書處有關人員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