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 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評論|說了好些年的這件事,悄然實現顛覆性突破!

評論|說了好些年的這件事,悄然實現顛覆性突破!

來源: 中核集團 發布日期:2024-08-26

○ 評論員 鐘和平


有些創造歷史的變革節點,當時并不見得多么轟轟烈烈,而是潤物無聲地就發生了。


比起當前全網刷屏的《黑神話·悟空》浪潮,日前有一則消息動靜沒那么大,但對核工業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甚至不啻于開啟了核能利用的“新紀元”。


作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品種,核能雖好,核電發電量在我國年發電量中占比卻不到5%(2023年,全球而言核電發電量占比都有近10%)。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就像懷揣一身好本領的孫猴子,做“弼馬溫”也能把天馬養得膘肥體壯,卻遠沒有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潛力。


發展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同時離不開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核能利用要拓展規模,需要苦練“內功”,以科技創新增強自身競爭力,也需要各方面統籌協調,給予發展空間。


這個空間一是廠址,二是應用場景。在“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方針指導下,核準廠址不斷增加,但現階段囿于“沿海”概念,空間還是相當有限。核工業人絞盡腦汁,目光聚焦應用場景,提出了“核能多元化”的思路并付諸實踐。


核能是能源,能源的形態并非只有電能。在核反應的過程中,核能首先轉化為的能量形態其實是熱能,把水變成高溫蒸汽,推動汽輪機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電”可以輸送給千家萬戶,用“熱”也可以做很多事。不說“上天入地”,就說近在身邊的居民供暖、工業供熱、供汽、制氫等,前景就非常廣闊。


從核能供暖到工業供汽,在海陽、在秦山、在田灣,扎扎實實地邁出了核能多元化的步子。但最近這則新聞,其背后的意義仍然是空前的——《國務院核準,全球首個!2臺華龍+1臺高溫氣冷堆!》。這次核準消息發布后,五個核電項目里最受矚目的似乎就是中核的江蘇徐圩項目。新聞里這句話尤其引人關注:“全球首個將高溫氣冷堆與壓水堆耦合,創新采用‘核反應堆-汽輪發電機組-供熱系統’協同運行模式,以工業供熱為主、兼顧電力供應的核動力廠。”


再簡單點,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核能供熱發電廠”。


原來,核電廠搞供暖也好,供汽也好,要么是捎帶手做的,要么是以本來就有的核電廠為主體開拓的。而這次主體顛覆了,都不能叫“核電廠”“核電站”了,如果嫌“核能供熱發電廠”太長,可以叫“核動力廠”“核動力站”,偏激些還可以叫“核熱廠”“核熱站”。這是具有開創性的。


同時,這也意味著自2023年12月我國建成世界首個實現模塊化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運行的核電站后,高溫氣冷堆的批量化正在路上。華龍一號+高溫氣冷堆,自主三代+自主四代,苦練“內功”的耕耘終于迎來栽種發芽、遍地開花的喜悅。


以工業供熱為主的核動力廠,不是核工業人一廂情愿,而是國計民生切實所需。君不見,該項目“建成后將為連云港萬億級石化產業基地大規模供應高品質低碳工業蒸汽,對加快能源、化工等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具有引領示范作用”。


這,就是應用場景,就是核能為實現“雙碳”目標、建設美麗中國即將做出的新貢獻。讓天更藍、水更清,我們還能做更多。核能造福人類還有哪些新場景?愿拭目以待。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