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 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能源轉型,核電重任在肩

能源轉型,核電重任在肩

來源: 中國核工業 發布日期:2024-08-21

640.png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


我國現在一次能源占比中還是以化石能源為主,煤油氣占了80%多,在國際上也是同樣,略有不同的是,他們的油氣更多,我們的煤更多一些,所以清潔高效用好化石能源非常重要。但同時,化石燃料富含碳元素,是基礎化工和材料制備的碳資源,是不可再生的。


在這之前關于我國的能源稟賦,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就是“富煤缺油少氣”,這6個字根深蒂固。如果我們視野中的能源只是化石能源的話,這個認識也許并不錯,但是這樣的認識已經跟不上形勢了。


從本世紀初,太陽能、風能、核電從微不足道走向舉足輕重,并正在走向擔當大任。那么,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續性是特別重要的,它在能源結構中比重的大小和我們技術能力、開發能力有關系。拿我國2023年的數據來說,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已經達到了15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已經超過50%了。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已經接近3萬億千瓦時,接近全社會用電量的1/3。豐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們國家能源資源稟賦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國家已經開發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術可開發資源量的1/10,所以能源低碳轉型的資源基礎是豐厚的,這是前提。


這一認識非常重要。對于化石能源我們既要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又要認識到它的有限性,為可持續發展早做準備。而且能源的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其綠色低碳的屬性,因此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能源必須轉型。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這句話特別重要。能源資源稟賦認識的局限性,會影響我國的能源政策和能源戰略。破與立,這其中的關系,我們要思考再思考。


同時,低碳轉型和能源安全是并行不悖的。需要強調的是,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利用是我國自己可以掌控的,它不依賴于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幻,有利于能源體系的獨立性和安全性。準確地認識我們國家能源資源稟賦,是正確認識本國國情的要素,也是影響我們國家能源政策、能源戰略的一個很關鍵之點。這樣對保證國家長遠的能源安全,引導能源轉型具有戰略性的意義。


發展非化石能源需要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并舉。全球的一次能源當中,核電已經占比10%以上,而我們國家大約是5%的樣子,因此,我國的核能發展潛力還很大。我們將來恐怕不光是超過10%的問題,要更高比例的核能作出貢獻。


在我國非化石能源為主的階段,核能將會發揮重要的基礎性能源的作用。在世界上像法國大概有50多臺機組,法國的國土面積也就相當于中國一個省。我國全國也就是50臺機組的樣子,而法國核電貢獻了該國電力的一多半。


德國聲稱不再發展核電,但是在法德邊界的法國一側有一系列的核電機組在向德國供電,實際上德國是核電的受益者。俄羅斯、美國、歐盟的許多國家和亞洲的許多國家都在發展核電,方向都很清楚。人們對于受控核聚變也充滿了期待,認為將給我們帶來能源的未來。受控核聚變現在不斷地取得進展,爭取再有突破,本世紀中葉讓核聚變能在中國點亮第一盞燈。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法國核能的比例很高,法國民眾為什么歡迎核電?法國是一個崇尚獨立自由的民族,對能源的戰略選擇也是這樣。它有一個獨立于政府的核能信息傳播機構,確保為公眾提供真實透明的信息。而且政府成立了地區信息委員會,負責核安全的信息跟蹤和咨詢。政府還成立了國家工作辯論委員會,組織公開的辯論,大家可以發表不同的意見,但是最后凝聚成理性的共識。與此同時,法國的工程師文化是為廣大公眾所認可的——相信科學家的話,相信工程師能夠保證核能安全。這些對于我們國家的核能發展很有參考價值。

640.png

總之,發展核能事業就像普羅米修斯帶到人間的火種,為人類發展點燃了希望之火,拓展了美好的前景。


首先,核電要做好全產業鏈的配套,進一步理順核電的體制機制,保障核電的安全性、經濟性,并且使人們普遍了解。國家提出雙碳目標和數字化轉型,這一背景下核能事業正在朝著更安全、更先進、更經濟、更靈活的方向來升級。要充分認識核能的戰略地位,核電的戰略競爭力源于它不可替代的優勢。核能是一個能量密度比較高的能源,核能的發展將帶動我國科學、技術和工業整個鏈條的發展,是戰略必爭之地。


第二,發展核能是國家行為,需要進一步理順和完善管理體制,制定好國家級的戰略和規劃。我們已經制定了“十四五”和“2030年~2035年核電發展規劃”,對第三代、第四代核電以及小型模塊化反應堆也做了安排,對受控核聚變、先進核燃料循環的創新發展也制定了戰略規劃。在戰略實施的過程中,要認識到發展核電是為人民,那么這項事業要讓公眾更多地參與,爭取更多的了解和支持。公眾不僅是科普的對象,更是核電的主人。今天核電的安全性與以往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需要人們有更多的了解和信心,努力打造一個政府、公眾、企業緊密聯系且共同受益的“核電三角”發展模式。


第三,核電的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類共享的財富,意義重大。因此,圍繞核能產業發展需要加強基礎性和應用性研究,包括高放廢物的分離嬗變技術和核廢物的最終處置技術等等,使核能的發展建立在更為扎實的研究基礎上。


中國的核能事業是國家的核心利益之所在,將在更為堅實的科技基礎、制度基礎、文化基礎和社會基礎之上走向未來,并為我國能源轉型和雙碳目標的實現作出歷史性的貢獻。


來源|《中國核工業》雜志 2024年第7期 

編輯|鄧博文

審校|連   敏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