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制造日 | 核電站“神經中樞”中國造!中廣核“和睦系統”總師孫永濱硬核分享~
來源:中國廣核集團 發布日期:2023-03-02
“中國制造 風景正好”
2月26日
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
聯合主辦的
第七屆“中國制造日”活動
在線上線下同步舉行
全面展現
新時代中國制造領域的
偉大成就
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現場邀請
行業專家、資深學者
大國工匠和企業負責人
大咖云集
談“中國制造”
與硬核國貨零距離接觸
感受中國制造的青春動能
中國廣核集團下屬上海中廣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孫永濱參加活動,在主題網絡活動現場,圍繞第一板塊,“強基賦能——建設制造強國關鍵詞與科技攻關”,作題為《大國重器: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神經中樞”中國造!》分享。孫永濱從多個角度介紹了我國核電裝備的國產化和自主化歷程,重點闡述了應用于百萬千瓦級核電站上的中國自主安全級數字化儀控系統——“和睦系統”的研發歷程、重要性、先進性、成熟性等有關情況。

孫永濱
有哪些精彩發言?
劃重點啦!!!
核電設備國產化率從1%到近90%
1978年,鄧小平同志宣布中國決定向法國購買兩座核電站設備,由此揭開了我國大型商用核電站發展的序幕。
▲大亞灣核電站
彼時,大亞灣核電站國產化率不到1%,連大宗的材料,鋼筋水泥都需要進口。經過近40年的發展,中廣核在運核電機組26臺,在建核電機組達7臺,設備國產化率近90%,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實現批量化建設,已成長為我國最大、全球第三大核電企業。從引進國外技術,到核電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名片”,中廣核走過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核電發展道路,實現了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華麗轉身。
核電站神經中樞,中國造
作為核電站的神經中樞,核電站安全穩定運行的守護神,安全級數字化儀控系統(DCS)由于質量標準嚴、研發投入大、鑒定要求高,長期以來只有少數發達國家掌握其技術,我國過去一直依賴進口。
▲“和睦系統”集成測試車間
2010年10月,中廣核下屬廣利核公司成功發布了安全級DCS平臺“和睦系統”,實現了核電站“神經中樞”中國造,填補了我國在該技術領域的空白,使我國具備了設計、制造、供貨、運維全產業鏈的自主化能力。
核電站神經中樞,自主可控
“和睦系統”本身的復雜程度,以及對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嚴苛要求,注定了它的研發歷程不同尋常。近百種不同類型的板卡均為自主研發,僅主控板卡的設計,研發團隊就進行了十幾輪設計迭代、上千次試錯和上萬次消缺。
▲工廠測試中的陽江核電站5號機組核級DCS機柜
“和睦系統”已應用于國內19臺新建核電機組,堆型覆蓋所有技術路線,創造了連續50堆年無故障運行記錄,在國內新建百萬千瓦機組的市場占有率達75%。在技術水平一致的情況下,“和睦系統”可以為每臺核電機組節省上億元人民幣的工程造價。
科技創新,打造數字化產業平臺
中廣核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把科技創新作為最緊迫的“頭號任務”。上海科技是中廣核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業務的重要發展平臺,也是中廣核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依托和支撐,可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
除了在活動中分享交流,中廣核還在微博話題#中國制造日#中,跟共青團中央、國資小新等微博政務號聯動,攜華龍一號、和睦系統、自主核燃料組件、核電智能機器人、電子加速器等,跟廣大網友見面,用中國制造向人民報告!


一直以來
中廣核堅持以科技創新
推動高質量發展
用科技自立自強
賦能中國制造
積極踐行“雙碳”目標
致力于發展清潔能源
造福人類社會
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貢獻中廣核力量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