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增長、調結構”的大背景下,新興產業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之一。其中,方興未艾的“物聯網”產業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予以高度關注和政策支持。記者9日獲悉,我國將成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同時,在各界關注的新能源發展上,權威人士透露,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調整方案正在等待國務院最后審批,隨后將出臺新興能源發展規劃。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決定國家的未來。可以預見,兩會過后,新興產業發展各項政策措施將不斷推出,新興產業各相關板塊也將持續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點。
物聯網成發展新熱點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開發應用前景巨大,目前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今年要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對物聯網的重視,被認為將對產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物聯網的研發應用有望踏上快車道。而在此之前,去年12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隨后七部委對今年工作的重點安排,無不體現出管理層對于包括物聯網在內的新興戰略性產業的重視和扶持。
正是在良好的產業政策推動下,物聯網產業自2009年下半年以來快速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新熱點。而在研發應用方面,各方面也開始加快步伐。今年年初,國內正式成立了傳感(物聯)網技術產業聯盟。工信部也宣布將牽頭成立一個全國推進物聯網的部際領導協調小組,以加快物聯網產業化進程。2010年3月2日,上海物聯網中心正式揭牌。這些都將促進物聯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將形成萬億元級別通信業務
據美國研究機構Forrester預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要比互聯網大30倍,物聯網將會形成下一個萬億元級別的通信業務。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此前也曾公開表示,發展傳感網對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具有積極意義,因為物聯網自身就能夠打造一個巨大的產業鏈。
在業界看來,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加快物聯網研發應用,以及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和政策支持,預計將從四方面對物聯網產業帶來推動作用。一是加快標準制定進度,二是國家級的研發中心和平臺的技術研發投入也會加強,三是相關企業、產業園區可能獲得優惠政策,四是下游應用也可能得到扶持。
產業有望加快“落地”
我國物聯網產業雖然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引發廣泛關注,但不容忽視的是,產業目前正處于發展初期,仍有許多瓶頸有待突破,特別是缺乏統一標準體系和成熟商業模式,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物聯網的大規模推廣應用。在此形勢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物聯網研發應用,將有助于產業在技術和應用上形成突破,加快推動物聯網在各個行業的“落地”。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扶持政策雖然對國內物聯網企業長期利好,但要注意的是,政策對物聯網企業業績的影響也要依賴應用方案的成熟。短期來看,可能還需要具體的大項目來刺激。另外,還要看運營商、系統集成商和元器件制造企業各方面的配合,不會一蹴而就。
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將成立
中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籌備會議9日在京召開,據聯合工作組組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張琪介紹,聯合工作組將緊緊圍繞物聯網發展需求,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兼容相結合的標準戰略,加快推進物聯網國家標準體系的建設和相關國家標準的制定,同時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標準的制定,以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核電調整規劃待國務院最后審批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孫勤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調整方案正在等待國務院最后審批,隨后將出臺新興能源發展規劃,因為這兩個文件是各界關注的熱點,此后,再去推動《能源法》的出臺。
下一步,能源局將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加快發展水電、核電和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源等新興能源。推進傳統能源的低碳化技術研發和應用,建設大型環保型火電機組,發展先進輸電技術和電網技術等,加快傳統能源低碳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