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再憶彭老!學習榜樣的力量!

再憶彭老!學習榜樣的力量!

來源:中核集團 發布日期:2022-03-22

“生命的長度,不在乎過了多久,而是做了什么。在有限的人生中創造無限的價值,即使逝去,但生命依然綿長。”今天是彭士祿院士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在這一年里,我們追憶彭老的事跡,學習彭老的精神,宣講彭老的故事,這些點點滴滴都在影響著我們每一位中核人。彭士祿為祖國“深潛”的一生,生動彰顯了艱苦奮斗、創新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在這一年間,我們向彭老學習,庚續精神血脈,傳承偉大品格。中核人將以自己的智慧與行動奮進新時代!


關鍵詞:傳承

00.jpg· 毅力、能力、膽力——彭士祿的寶貴精神財富


彭士祿,我國核潛艇總設計師,核動力事業的建設者和奠基人,他身上的“三力”——“毅力、能力、膽力”仍是吾輩青年必須薪火相傳的寶貴財富。


彭老的毅力貫穿著他的一生。艱難困苦難以移其心、挫折坎坷不能奪其志,彭老的人生回答了一位優秀共產黨人如何憑借毅力,度過了飽受迫害與挫折的幼年時期與大山溝里為祖國核動力事業不懈努力的奮斗時期。


彭老的能力讓他泰然面對任何挑戰。彭老同事曾展示的記事本,上面寫滿了彭老對于核電站中每一個技術細節的記錄。作為技術總負責人,彭老對每一處技術細節都能把控到位。聚沙成塔、滴水穿石,彭老總能克服艱難險阻,成就偉大事業。


彭老的膽力是最令人敬佩。“彭拍板”的稱呼表明他遇事敢決斷,敢拍板。無論是第一代陸上模式滿功率調試時的處變不驚,還是大亞灣核電籌建時大膽提出“股份制”,彭老總是能給出正確答案。正如彭老所說“心里有數才敢拍板”,彭老的膽力源于從自己的積累與努力中習得的能力,以及不懼困難與挫折的毅力。


我們如今的工作環境,相較于昔日山溝里土房中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彭老身上的“毅力、能力與膽力”,仍是中核青年在核工業第二個春天里,披荊斬棘、賡續前行的不竭動力。


——核動力院 曹銘澤


· 接續傳承 不懈奮斗


彭士祿同志曾在自述中寄語:“現如今,老朽已木訥,但有三個心愿:一是盼望祖國早日擁有更加強大的核潛艇力量;二是盼望祖國早日成為核電強國;三是盼望祖國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早日圓了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的中國夢!”


以彭士祿同志為代表的第一代核工業人白手起家,篳路藍縷。在祖國貧弱的年代,在基礎條件落后的困難環境中,以崇高之精神推進偉大之事業,推動我國核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


而今,核工業迎來了“兩彈一艇”以來又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新一代核工業人自當傳承前輩之精神,不負前輩之希望,立足本職工作,心懷使命擔當。作為秦山核電青年,我亦將持續努力鉆研業務知識,埋頭苦干,勇毅前行,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新時代核工業改革發展,用青春年華譜寫奮斗篇章,做國之光榮的堅定捍衛者和發揚者。


——秦山核電 汪嘉慧


· 希望 


“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彭士祿用一生踐行著“只要祖國需要”的行為準則,身先士卒,為國改行,始終心無旁騖的奔跑在前進的路上追逐核潛艇、核電站兩顆明亮的星星。


作為新時代的中核青年,我們應該感念現在的美好生活,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時光,學習彭老對理想、目標的不懈追求,大力弘揚和踐行“強核報國 創新奉獻”的新時代核工業精神,把個人夢想融入集團公司“國際核科技發展的引領者”的企業愿景中,培育“主動優化 持續改善”的精細化管理理念,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牛力,立足本職,刻苦鉆研,爭做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優秀答卷人,為續寫核工業新的輝煌篇章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核檢修 徐康


· 愿將此身長報國 


彭老的童年經歷過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而這也磨練了其不怕困難艱險的性格。因為祖國需要,毅然決然的改變專業學習;因為祖國需要,彭老從零開始,為祖國的核動力事業奉獻了一生。彭老曾在自述中這樣寫到:如活著能熱愛祖國、忠于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而在彭老去世后,為遵從他的愿望“永遠守望祖國的海洋”,彭老及其夫人的骨灰被撒入了渤海—那里是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的地方。彭老這一生如《感動中國》頒獎詞中所寫:如同你的作品無聲無息,但蘊含巨大的威力。彭老用自己堅挺的脊梁,賦予了國家自立、民族自強的力量。


“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愿意”這不僅是彭老的祖國留下的誓言,更是對我們年輕學子的鞭策。在這個新時代的我們,生逢盛世,肩負重任,更應該將彭老的精神融入在我們的學習和工作中,努力與時代同行前進,不懼艱難苦險、傳承紅色基因。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


——核動力院 涂佩佩


· 讀《彭士祿傳》有感 


每每想起“彭拍板”這個稱呼,總是很有畫面感,他四十出頭,眉頭緊皺,兩眼炯炯有神,風塵仆仆,在核潛艇工程上馬后不久,就出現核潛艇動力系統的一個主泵樣機因發現外表有瑕疵而不敢出廠的情況,在“文化大革命”的高峰階段,彭士祿頂著被打成“反革命”的風險毫不猶豫地答道:“我來簽字!出了問題我負責!”是強烈的事業心和主人翁責任感讓他做出了這樣“瘋狂”的決定。他敢為人先,勇于創新,是中國核事業的墾荒牛,對各種主要技術經濟數據,總要親自計算,真正做到心中有數據,萬事有根據。面臨各種新的任務、新的問題,他總是勇往直前以赴之,斷頭流血以從之,殫精竭慮以成之,他那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難能可貴的工作態度,真正闡釋了那個年代中國青年的集體座右銘“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也是他們奉獻祖國的真實寫照。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他的時代使命,在每天都以精彩華章譜寫中國夢的今天,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我們只有用實際行動為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建設添磚加瓦,奮斗終生,才能不愧于老一輩們為打下“江山”的流血犧牲!


——中核華泰 楊開艷


關鍵詞:奉獻

00.jpg

· 只要祖國需要


“只要祖國需要,我愿意奉獻一切。”簡短的語句中卻飽含著彭老對祖國的赤子之心,彭老也用一生的行動踐行著這份諾言。轉眼間,彭老已離開他熱愛的祖國、熱愛的事業整整一年,而我卻從未停止對其光輝事跡的追憶和精神的學習。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彭老為核事業發展奉獻一生的生動寫照。在我看來,“奉獻精神”是彭老能在核動力領域里取得卓越成就的前提。彭老為國改行,轉學原子能核動力專業;為了工作,從北京遷至四川、武漢、廣州;在工作中敢于拍板,敢于擔責。


彭老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當代中核青年去思考學習,富蘭克林曾說“盡力做好一件事,實乃人生之首務。”作為基層員工的我們,可能一輩子也干不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們只要立足于實踐,在平凡的崗位上揮灑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盡力做好每一件事,同樣也是對國家發展、企業進步所做出的力所能及的奉獻。


——中核華辰 周德秀


· 為國“深潛” 


學習彭士祿院士的事跡時,我深深感到震撼:他用一生踐行了“只要祖國需要,我愿意貢獻一切”的莊重承諾。老一輩革命家、科學家這種愛崗敬業、忘我奉獻的精神令人欽佩。從烈士的遺孤,到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他默默走完了為祖國“深潛”的一生。一輩子太短,短到他只為祖國做成了兩件事——一是造核潛艇,二是建核電站;一輩子又太長,長到他把生命熔鑄進新中國核事業基座的磐石上。他的精神將深深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


——中核華興 彭晶晶


關鍵詞:強核報國

00.jpg

· 科技報國 


重溫彭士祿先生的生平事跡,我再次被震撼:彭士祿將畢生智慧都傾注于科技報國上,不居功、不求名、不逐利;他無時無刻不澎湃著信仰的力量,奮斗不息、躬耕不輟。


我們這一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負“強核報國、創新奉獻”的重任。作為奮斗在核電運行機組一線的運行人,我們要有信仰,勇挑重擔,要將彭士祿的精神融入生活和工作中,堅持與時代同向同行,不畏艱難挑戰,傳承紅色基因,延續奮斗傳統,時刻牢記安全是核工業的生命線,秉承集團公司“精細化管理”理念,努力踐行“問題到我為止”的工作理念,保障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為公司運營業績再提升不斷奮斗,讓青春在機組的安全運行中體現價值,爭做青年“彭士祿”!


——三門核電 袁瑤瑤


· 強核報國,青春無悔


在汕尾市海豐縣城有一座紅宮紅場,紅場中心屹立著一座雕像,身著西裝,目光炯炯,眺望著前方海豐這片故土,他曾經矢志追求的革命理想已在這里變成現實,他就是彭士祿的父親澎湃。


被譽為農民大王的彭湃雖出生于地主家庭,卻多年輾轉日本求學,帶著一腔熱血回國并領導建立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海陸豐蘇維埃政府。因叛徒出賣被捕入獄,面對敵人的酷刑,他依然高喊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雖然英勇就義,但他的兒子——彭士祿傳承了他的革命思想。


1970年8月30日,在西南大山深處的“909”基地,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研制的核潛艇陸上模式堆順利達到滿功率,發出了中國第一度核電!這意味著,新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心臟——核動力裝置開始運行了!這一天,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自主核動力技術的國家,大家欣喜若狂,而總設計師彭士祿卻在悶頭大睡,因為在這之前,他已經連續五天五夜沒有合眼。


1962年2月,彭士祿開始主持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設備的前期開發。然而,當時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想要造核潛艇,簡直比登天還難!無圖紙資料,無權威專家,無外來援助,包括彭士祿在內的所有人,誰也沒見過核潛艇長什么樣,僅有的參考資料,是從報紙上翻拍的兩張模糊不清的外國核潛艇照片,和一個從美國商店買回來的兒童核潛艇模型玩具。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彭老組織大家從集體學習英語開始,到摸清國外核電站、核動力裝置的基本情況,通過邊學習邊實踐,逐漸扎實地掌握了核動力裝置的基本原理和內在關系。


從莘莘學子到國之棟梁,從風華正茂到白發蒼蒼,從兩彈一星到華龍一號。每個時代,總有一群像彭老這樣的共產黨人,用一生時光無怨無悔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斗,用他們的雙手掀起中國發展的巨浪。


現如今,我國科技創新日新月異,一個個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一項項卡脖子技術不斷被攻克,正在實現從“跟跑”向“并跑”、“領跑”的歷史跨越。


成就是巨大的,而且必將變得越來越輝煌,不變的是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從星火燎原的舍身救國,烽火硝煙的挺身建國,改革開放的強軍報國到新時代的創新強國,中國核工業青年始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強核報國,傳承有我,百年輝煌,青春無悔。


——中核七院 郭翔宇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