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供暖會不會造成泄漏?專家給出答案,顛覆人們對核能的想象
來源:報道人物觀察 發布日期:2021-12-05
據觀察者網12月3日報道,相較于傳統的煤炭供暖來說,要暖氣還是要沒有霧霾的天氣,這是一個抉擇。如今,這個難題被我國科研人員所破解了,這就是“海鹽答案”。
12月3日,我國南方首個核能示范工程正式在海鹽縣投入使用。該項目是由海鹽縣和秦山核電站合作。總投資達9.3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5年供暖面積達400萬平方米。這不僅解決了困擾我國多年的環境問題,同時還打破了西方在該領域的長年壟斷。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秦山核電站實現我國在核電領域零的突破。而此次與海鹽縣合作,更是想要打造出了我國首個領先國際零碳發展示范區域。對于我國減碳任務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本次核能供暖共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搭建海鹽縣主城區的三個小區和養老院的供熱系統;其次是加快建設海鹽縣西北兩地的供暖設施;最后是建設主城區以外到秦山街道的供熱站。
談到核能大家可能會產生擔心,核能供暖是否安全呢?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余兵表示,核能供暖不僅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而且還十分安全。核能供暖是將核電機中的蒸汽抽取出來,通過換熱站加熱,整個加熱過程只有水和蒸汽,根本不會有放射性物質進入到暖氣管道,熱水也都是通過地下循環,與核電站有著非常遠的距離,沒有任何的接觸。
該項目完全投入使用后,相較于傳統的煤供暖,海鹽縣核能供暖每年可減少煤炭使用量2.5萬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萬噸。
2021年是秦山核電站安全發電30周年,從開始的艱難起步到現在的快速發展,秦山核電站已經成為我國核電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0年來,秦山核電始終堅持安全第一,不斷學習國內外優秀經驗,鞏固自身水平。核電同時具備一個巨大的優勢,無污染,對于環境問題壓力巨大的中國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能源發展。
截至12月初,秦山發電站已經累計發電約6900億千瓦,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5億噸,相當于430多個西湖。
本次秦山發電站和海鹽縣合作,不僅僅是解決環境和供暖的問題,還為推動當地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為當地帶來了諸多就業崗位。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