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7月30日,中國核工業標準化發展戰略論壇在京舉辦。論壇上,中核集團首席專家、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邢繼,對于“華龍一號”的標準化實踐進行了分析探討。以下是邢繼本人的觀點。
2017年4月,國家能源局會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核安全局組織召開《“華龍一號”國家重大工程標準化示范實施方案》發布會暨啟動會,強調要依托 “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福清5號和防城港3號機組)開展核電標準化示范,利用4年左右時間,進一步完善優化現有壓水堆核電標準體系。依托“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同步推進型號標準建設,規范和固化“華龍一號”創新成果。明確以我國現有核電標準為基礎的實施原則。“華龍一號”國家重大工程標準化示范是在國內現有核電相關標準體系(GB、NB/T、EJ/T及其他行業)以及國際、國外標準基礎上開展梳理分析。針對國內標準,適用的標準直接采用,存在缺項的標準進行新編,對部分不適用標準進行修訂;針對國際、國外標準適用部分進行轉化,從而形成適用于“華龍一號”全生命周期的核電標準體系。
標準化示范總體目標:依托“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同步推進型號標準建設,規范和固化“華龍一號”創新成果;系統總結型號所采用的標準并進行優化、完善、再提升,建立一套結構較完整、邏輯較嚴密、具有自主特色的核電標準體系,指導“華龍一號”后續的標準化和批量化建設,并且通過重要標準對比分析和英文版建設為“華龍一號”“走出去”創造條件。開展這項工作以來,取得了下列成果。
01
—新版核電標準體系表形成—
在2013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核電標準體系表基礎上,總體結合各專題組開展的華龍示范標準體系梳理分析,依托近4年核電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立項及制修訂計劃等標準化專題工作,組織核電標技委10大專業組審查,形成了《壓水堆核電廠標準體系項目表(2020版)》。新版體系表通過修訂、新增、合并、廢止,統籌研究完成,設置的標準由932項優化調整為1167項,其中國際標準4項,國家標準106項,能源行業核電標準1074項。各專題組分別開展了各自領域的梳理分析,最終形成梳理分析報告89份,同時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四大專題層面標準需求表。根據各專業梳理分析進展情況及專業組標準需求項目表情況,發布了《“華龍一號”國家重大工程標準化示范標準需求項目表(2020版)》。需求表共含有2400余項標準,其中體系表內核相關的標準共778項,體系表外核相關481項,常規島46項,常規工業1182項。
02
—一批與國際水平相當的標準編制完成—
制修訂國家標準27項,能源行業核電標準217項。截至目前,已有150余項標準完成報批稿或已發布,其余標準正在審查或編制過程中。此外,針對提出需求不宜或暫不能通過國標、行標立項的,編制形成了140余項“華龍一號”企業標準,從多種層面豐富和完善了“華龍一號”標準的需求。總體上,需求分析中所有核相關制修訂項目已經得到了落實或給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議。
03
—“華龍一號”英文版編制工作開展—
一是基于需求分析,策劃編制了《壓水堆核電廠英文版標準體系建設方案》,并經核電標技委10個專業組審查原則同意,明確了英文版項目設置定位和原則,共設置關鍵領域標準400余項。二是分批次開展了不同層級的標準的英文版編制。截至目前已發布英文版96項,正翻譯標準108項。同時,組織完成集團級企業英文版標準(翻譯版)130余項,可逐步形成“華龍一號”“走出去”核電工程建設所需的整套英文版標準,有力支撐海外市場開發,助力“華龍一號”“走出去”。
04
—“華龍一號”關鍵領域標準基本成型—
以各專題組標準匯編方案為基礎,借鑒國外成熟的經驗,進一步梳理開展了關鍵領域的標準梳理和分析。匯編以卷的形式開展,每卷根據專業需要及標準的數量分為若干分卷,卷按大類設置,分卷細化專業。根據上述原則,標準匯編的內容共分為9卷,包括28分卷、49冊,納入匯編的標準共764項,其中國標55項,行標709項。
05
—把基礎研究做實—
共組織開展了1項國標委NQI相關國家級科研課題,解決三代核電標準關鍵技術;50余項國家能源局下達的標準化科研課題,如《核島機械設備標準技術路線統一》;35項集團級標準化專題研究,如《“華龍一號”標準運行技術規格書研究》。其中,35項集團級標準化專題研究全部完成,22項行業級標準化研究完成驗收。通過分析論證和實驗驗證,進一步切實提升了標準技術水平。
06
—標準化示范成果應用獲國際認可—
推動與標準化示范課題相關的《核電廠—重要安全儀表和控制系統—電阻溫度探測器》等10余項國際標準提案通過國內技術把關進入項目儲備庫,2項已發布,2項正編制,其余項目將分批次提交ISO/TC85、IEC/TC45立項。其中,ISO 23466《2020壓水堆一回路冷卻劑系統設備和管道保溫層設計規范》作為我國首項核電國際標準,核領域首項ISO標準成功發布。按照國家能源局、國家核安全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三部委聯合批復推進的“華龍一號”標準體系建設工作,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涵蓋核電廠全周期的“華龍一號”標準體系,并優化完善了“通用為主、專業為輔”的現行壓水堆核電標準體系,實現了規劃目標。形成的技術標準能夠完整支撐華龍型號技術設計、制造、施工、調試等各階段工作,奠定了三代核電技術成熟應用的基礎。在型號標準建設過程中通過對標國際、國外先進核電標準,使得“華龍一號”采用標準不低于國際、國外同類標準水平。同時通過編制英文版標準,有助于逐步提升我國標準的國際影響力,滿足國際市場開發和核電“走出去”戰略實施需求。
總的來看,“華龍一號”標準化實踐體現了嚴密性、完整性和國際化的特征。通過“華龍一號”首堆工程、華龍融合項目以及華龍后續項目三個階段對華龍型號標準的梳理研究、優化提升和核心競爭力建設,將實現“華龍一號”標準化示范的成果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