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在央視《開講啦》專欄,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邢繼講述了“華龍一號”背后的故事。
邢繼在談到核電技術自主可控時,以“華龍一號”核應急柴油發電機組控制柜研制為例,回顧了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自主可控的艱辛歷程。他滿懷深情的說:“國外解決不了機柜抗震要求,我們就與國內研究機構聯合共同開發,自主開發的控制柜通過抗震試驗,完全滿足要求,這樣的事情在‘華龍一號’上發生的太多了,點點滴滴都讓我感覺到非常地自豪。”
7年,“我”與華龍共成長
“華龍一號”核應急柴油發電機組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國船發陜柴重工生產。項目執行過程承載了陜柴人為做強做大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而付出的艱辛努力和心血汗水。
讓我們共同回顧陜柴與“華龍一號”的成長歷程。
2013年12月30日
陜柴重工與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簽署“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福建福清核電廠5、6號機組的應急柴油發電機組及廠區附加電源柴油發電機組設備供貨合同。主機選用陜柴生產的12PC2-6B型核應急柴油發電機組。

該項目機組供貨依托國內企業,實現了國產化和自主化。電氣輔助設備供貨也從之前依賴國外企業,轉向國內企業自主設計和生產。在項目執行中,陜柴通過詳細的項目策劃,制定并嚴格執行三級進度計劃,克服了電氣柜國外廠家退出核電市場的困難,消除了發電機交付滯后的風險,運用沙盤推演識別項目執行風險。陜柴重工、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和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共同組成項目專項領導小組,通過高層協調會的形式進行問題和行動決策,有效推動了項目執行,保證了福清項目電氣柜國產化的順利推進。截止2016年年底,陜柴經過近三年的項目執行,向工程公司提交工程文件1600余份;完成機組系統成套設計和機組生產加工任務,所有設計接口實現關閉。
2017年1月13日

首套“華龍一號”項目1E級核應急柴油發電機組順利通過專家鑒定評審,標志著中國“華龍一號”項目“應急防線”的筑成,國家核電國產化再向前邁出堅實步伐。
2018年6月1日

“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福清5號首臺應急柴油發電機組被順利引入廠房并成功落座,標志著陜柴已具備該型核電機組的安裝能力。
2019年5月20日

經過300多天的緊張安裝調試,“華龍一號”首堆機組順利完成現場驗證試驗,各項參數狀態正常,滿足使用要求,具備隨時啟動帶載能力,為福清核電5號機組熱試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2019年6月
福清核電5、6號機組最后一臺核應急柴油發電機組順利完成出廠前完整性及質量驗收確認,標志著該項目全部機組完成出廠驗收。
一個個里程碑,凝聚著陜柴人對做強中國自主可控核電技術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
從進入核電市場至今,陜柴先后為紅沿河、寧德、防城港、田灣、漳州及巴基斯坦等國內外核電站提供核應急柴油發電機組。先后成功研發12PA6B、18PA6B、MAN6L21/31、12PC2-6B等機組成套系統,在工程總包、機組成套、柴油機原動力制造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2019年11月2日,陜柴成功完成國內首次應急柴油發電機組大功率滿負荷抗地震試驗,填補了此項國內空白。

為進一步滿足用戶需求,公司于2017年成立核電維保中心,加大服務保障力度,為核電站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售后服務,獲得了核電用戶的高度贊譽。

陜柴“華龍一號”EDG突擊隊被授予“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福清5號機組穹頂吊裝先進團隊稱號。
辛勤耕耘,不斷創新,陜柴憑借技術、人才優勢積極對接國家核電發展戰略,緊盯新產品研發,強化市場引領,不斷提升核電EDG工程設計和總包能力,做優做強核電產業,匯聚更加強勁的高質量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