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問世
來源:中國核電信息網 發布日期:2019-10-07
核工業一路走來,與共和國一同成長。其間既飽含創業艱難百戰多的坎坷,又不乏令人蕩氣回腸的激情時刻,既洋溢著自強奮發的主旋律,又體現著海納百川的博大精深。本欄目每日對核工業史上的1件大事進行回放和述說。盡管遠不足以反映全貌,卻可管窺中國核工業的成長歷程。
2014年11月3日,國家能源局對福建省發改委、中核集團公司的請示報告發出復函,同意福建福清5、6號機組工程調整為“華龍一號”技術方案。“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公司和中廣核集團在我國30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借鑒國際三代核電技術先進理念,汲取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研發設計的三代核電機型,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

“華龍一號”效果圖
耀我中華 龍翔世界
2014年11月3日,對于中國核電界來說,是一個需要銘記的日子:國家能源局對福建省發改委、中核集團公司的請示報告發出復函,同意福建福清5、6號機組工程調整為“華龍一號”技術方案。這是繼同年8月22日,“華龍一號”總體技術方案通過由國家能源局、國家核安全局牽頭組織的我國43位院士專家的評審后,中國核電界迎來的又一個重大喜訊。自此,我國核電不僅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滿足三代核電技術要求的核電機型,而且成功由“借船出海”邁向“造船出海”,成為參與國際核電競爭非常重要的一員。這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能源結構調整、裝備制造業發展以及提升國際影響力等產生的意義重大而深遠。
“華龍一號”十多年的研發歷程是中國科研人員從自省到自覺,不斷攀登世界先進技術高峰的過程。參與“華龍一號”研制的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有關人員曾表示:“核心技術掌握在別人手里,命運就掌握在別人手里。我們咬緊牙攻關,也要開發屬于自己的拳頭產品。”只有搞自主化,實現自主品牌,才能獲得國際認可,實現“走出去”。
“華龍一號”總設計師也說,其研發自始至終目標明確,那就是實現中國幾代核電人都沒有實現的核電強國夢:要走入國際視野,成為國際核電市場認可的中國品牌。實現它就必須緊緊圍繞著兩個核心:一個是鎖定世界一流的技術定位,一個是鎖定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
“華龍一號”的成功問世已經推開了中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大門。
至此
「日讀核史」欄目要和您說再見了
雖然你、我、他或她可能素不相識
但通過每天一期的推送
我們已經在精神上相互聯系
與每一個奮斗中的核工業人共勉
問世間
是否此山最高
當然是
一山更比一山高
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
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
祝福偉大的祖國
祝福中國核工業
祝福每一個中國人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