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個月,福建漳州核電項目、廣東惠州太平嶺核電項目將在通過安全審查后,陸續開工建設。目前,這些項目都在進行廠址的前期準備。
在國務院新聞辦今(3日)天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透露了上述消息。
劉華表示,關于新的核電項目,前不久國家能源局已經發布了國務院在今年年初核準的幾個新核電項目,目前這些核電項目正在積極的前期準備過程中。
今年7月25日,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上半年,全國新增核電125萬千瓦”“海陽核電2號機組建成投產,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核準開工。”
此前由于受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泄露影響,我國核電項目審批曾一度放緩腳步。自2015年核準8臺新建機組后,“零審批”持續了三年。
劉華說,發展核能是中國政府既定的方針政策。對于中國來說,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決定了必須發展清潔、高效能源,這樣才能進一步的保護環境,促進藍天保衛戰的更好地實施。
“中國是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發展核能,這也是一個核大國做出的戰略選擇?!眲⑷A說。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發表的《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介紹,截至2019年6月,中國運行核電機組47臺,居世界第三;在建核電機組11臺,居世界第一。核電機組性能指標總體處于良好水平,截至2019年6月,已安全穩定運行累計300余堆年,未發生過國際核與放射事件分級表(INES)2級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且0級偏差和1級異常事件發生率呈下降趨勢。
白皮書介紹,在近年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同類機組綜合排名中,80%以上指標優于世界中值水平,70%以上指標達到世界先進值。2018年,12臺運行機組WANO綜合指數滿分,世界領先。
在回答“在中美貿易摩擦過程中,美國發布了對華核限令,并將中廣核集團及其部分企業列入實體名單中,這對中國核電發展有何影響”的問題時,劉華表示,美方此舉泛化了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不僅對中國企業造成傷害,也對包括美國在內的相關國家企業造成了影響。
“中美核能合作是互利互惠的?!眲⑷A說,中美兩國都是核大國,都建立了完整的核工業體系。中美兩國通過實質性的核能合作,引進四臺AP1000核電機組,在中國成功的建造、調試、運行,中美雙方的企業都得到了實惠,而且是自覺自愿的。
劉華同時表示,除了中美核能合作以外,中國和法國、俄羅斯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核能合作,一些重大項目,包括核電廠、乏燃料后處理廠,都取得了實質性的進步。所以說,中國的核能合作是全方位的,并不是只與美國一個國家開展合作。
“世界核能合作的市場是廣闊的,除了中美合作以外,還有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友好合作。所以,核限令可能最終傷害的還是美國自己的企業?!眲⑷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