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浦有一個雅號“原三刀”。他回憶,1959年他與妻子新婚剛兩個月時,被選入大西北的保密工程,只身前往位于甘肅的中國核工業總公司404核基地。在那里,原公浦被確定為車削第一顆原子彈鈾球的操刀人,這也開啟了他數十年的支邊事業。

原公浦在家里,桌上有他吃的抗癌藥和常讀的書。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攝
原子彈“功勛工人”吃不起抗癌藥的消息牽動許多人的心,目前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益組織已介入援助。
據媒體報道,曾參與中國十次原子彈試驗的工人原公浦,七年前查出罹患前列腺癌晚期,加上眼疾和其他慢性病史,多年來昂貴的醫藥費使他生活陷入困境。
4月24日下午,記者在原公浦家中了解到,上海閔行區梅隴鎮政府正在研究解決85歲“功勛工人”的用藥困難。
梅隴鎮社發辦主任馬飛說,他們已開始梳理民政、社區、黨建、慈善等多個條線的政策,將通過綜合施策幫助原公浦。
“我們愿意負責他每個月的抗癌藥費用?!?4日晚上,上海市百將公益基金會會長潘振秋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該基金會了解原公浦的情況后,愿意承擔原公浦使用進口抗癌藥的6000多元自費部分,將會與原公浦見面商談。
4月25日中午,原公浦二女兒向記者證實,上述公益基金負責人在25日上午前來拜訪,原公浦向對方表達了謝意,不過,他暫時還沒有決定是否接受這份援助,具體方案還在商談。
目前,原公浦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不錯,但他受困于抗癌藥的境況還是令許多人擔心。
“我現在就是靠吃藥,不吃藥就不行了?!痹衷诮邮芘炫刃侣動浾卟稍L時說,患癌后,平時他只要按時吃藥,身體狀況挺好的,“出去作報告站2小時都沒問題?!?/P>

原公浦和妻子。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攝
除了癌癥,他的眼睛患有黃斑病變,還有長年的高血壓和腎炎病史。由于收入有限,現在醫藥費用成了這個家庭不輕的負擔。
原公浦說,1994年他從甘肅退休回上海后,工作關系依然掛靠在甘肅,如今和妻子每月的退休金一共大約7000元。
現在他吃的這款抗癌藥(醋酸阿比特龍片),2017年已納入了醫保藥品行列,降價到1.5萬元一瓶。每月用量一瓶藥,醫保之外個人需要承擔約6000多元。
斷藥時,他有時會托人購買仿制藥。常吃的有兩款,一款每月一瓶需要3200元左右,另一款大約4000元。但仿制藥買起來手續很麻煩,而且每次有購買數量限制,并不能完全保證用藥需求。
針對自己吃藥難的境況,他提到,一直以來閔行區民政部門對自己很關心,每年春節和建軍節會來家里探望,介紹企業界愛心人士,為他提供一部分慰問金。同時,兒女們也一直在為父親治病吃藥想辦法。原公浦大女兒告訴記者,他們姐弟三人都是普通工薪階層,經常來看望和照顧父母,也送些錢。只不過抗癌看病是長期的事,這讓父親感到壓力大。
澎湃新聞記者在原公浦家里注意到,他與妻子居住的這座房子比較簡陋,但他還是騰出地方,珍藏著自己與我國原子彈研制相關的各種獎章、照片以及其他資料,向前來拜訪他的人熱情地展示。

年輕時的原公浦和妻子。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攝
原公浦有一個雅號“原三刀”。
他回憶,1959年他與妻子新婚剛兩個月時,被選入大西北的保密工程,只身前往位于甘肅的中國核工業總公司404核基地。在那里,原公浦被確定為車削第一顆原子彈鈾球的操刀人,這也開啟了他數十年的支邊事業。
“看不見的刀山火海,”原公浦稱,這份工作對技術的要求可謂極致,也有不小的風險,甚至對每次車削的鈾屑都有嚴格控制,容不得一點閃失。最終,他為我國首顆原子彈加工出了“完全合格”的鈾球。
在原公浦眼里,能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是自己一輩子的驕傲。

原公浦用紅筆在書籍中標記與自己工作有關的記載。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攝
“保爾·柯察金的故事你們還讀嗎?”他說,這是他那一代人最喜愛的故事,還有方志敏所著的《可愛的中國》,“現在已經沒多少人知道了,當時我們看了都掉眼淚?!?/P>
目前,來自各方的幫助讓原公浦吃不上抗癌藥的境況正在迎來轉機,小編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