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22時12分,海陽核電1號機組通過168小時滿功率連續運行考驗,系統、設備運行平穩,具備投入商業運行條件,這也是我省具備商運條件的首臺核電機組。
海陽核電1號機組采用具有先進非能動安全系統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額定容量1253兆瓦,并與浙江三門核電一起被選定為中國核電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標志性項目,承接中國核電自主化重任。
據了解,其采用的非能動安全系統利用自然界物質固有特性來保障安全:在核島頂部設置了2800多噸的冷水儲水箱作為熱阱,利用流體的自然對流、擴散、蒸發、冷凝等原理,而不需要借助泵、風機、柴油機、冷水機或其它能動設備,在事故應急時能冷卻安全殼和帶走堆芯余熱,提高了安全性和經濟性。
海陽核電項目由國家電投控股投資、建設及運營,于2009年9月開工建設。國家電投始終秉承“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原則,堅定貫徹“策劃、程序、修正、卓越”,攜手所有參建方,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完成了海陽核電1號機組建設,并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和一號”(CAP1400)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海陽核電站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機組,留有兩臺擴建余地,單機容量125萬千瓦。其中,一期工程建設2臺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海陽核電站全部建成之后,將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核能發電項目。
海陽核電項目地處膠東半島電力負荷中心,不僅可以有效緩解青煙威地區的電力緊張形勢,還有助于完善強化區域電網架構,提升電網安全可靠運行,支撐社會經濟發展。海陽核電1號機組作為山東省首臺投運的核電機組,拉開了膠東半島大型清潔能源基地投用的序幕,對優化山東省能源結構和區域生態環境,服務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美麗中國、打贏藍天保衛戰發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山東穩妥推進海陽核電一期工程、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海陽、榮成兩大核電廠址后續項目相關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并建成投運;適時啟動沿海第三核電廠址前期工作。海陽核電2號機組已于10月13日9時51分首次并網成功,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另外,榮成石島灣CAP1400示范工程底板鋼筋綁扎完畢,部分安全殼組件和大型模塊拼裝完畢,靜候正式開工建設。同位于石島灣的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是全球首座將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的示范項目,業已開始反應堆壓力容器等核心設備的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