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讓更多的中國核電經驗成為國際標準

讓更多的中國核電經驗成為國際標準

來源:《中國核工業》雜志 發布日期:2018-09-13

    讓更多的中國核電經驗成為國際標準,參與國際標準化制定將與我國核電發展一起成為時代的共同矚目。

    熱點

    再經過十年的努力,我國核電標準將躋身核電標準化強國前列,在國際核電標準化領域發揮引領作用。8月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核電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未來十年我國核電標準發展的目標及重點任務。在開展我國自主核電標準化的同時,我國在國際標準化方面也在不斷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此前,由中核集團統籌組織的三項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標準同時獲得成功立項,這是我國首次在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成功立項的核電領域標準,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這三項ISO國際標準涵蓋了核電設計、核電運行、核電維修三個領域,繼去年中核集團主導制定的IEC國際標準正式生效發布后,我國在國際標準化工作再次突破,實現了全面開花。這既是國際上對我國核電技術的充分肯定,更是中核集團積極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扎實開展國際標準化工作結出的豐碩成果。

    解讀

    標準已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標準代表的不僅僅是話語權,更是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39屆國際標準化組織大會的賀信中指出,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在主導和影響標準的制修訂成為市場競爭新焦點的同時,無疑標準也將成為引領時代發展進步的新焦點。

    目前中國已成為名符其實的核電大國,2018年8月底中國投運核電機組數再刷新紀錄,已達43臺,裝機容量將新增550萬千瓦,突破4340萬千瓦。核電標準化不僅是核電國內規模發展也是走出國門的重要標志,而另一面,發揮中國核電技術優勢和經驗,在國際標準化制定中展現中國智慧力量,贏得主導權和話語權,也是國際競爭力的體現。作為核電主力軍的中核集團在國際標準化工作中積極作為是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具體行動。近日中核集團在國際標準化建設領域一舉同時獲得三項ISO國際標準的成功立項,即是最好的行動證明。

    事實上,中核集團在國際標準化主導制定方面已實現零的突破。早在2013年實現了我國通用核儀器領域首個國際標準——《無損檢測用直線加速器》在IEC(國際電工委員會)立項,2017年5月,該標準獲得IEC正式生效發布。這也是我國在國際標準發布方面的重大突破。在這一標準發布的同時,中國自主研制的無損檢測直線加速器出口土耳其,就是主導制定這一標準的最直接的成果,后續還有多家國外設備集成商表達了采購意向。目前全球也只有美國、德國等少數發達國家有能力制造無損檢測加速器。無疑在這一領域,中國將在“一帶一路”建設,提升國際影響力、開拓核技術應用國際市場方面發揮作用。

    與此同時,2018年3月,由國家電投申報的“核電廠地震停堆系統推薦性設計準則”獲得IEC國際組織標準立項。這一標準的制定將基于我國三代核電在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策略方面的最新實踐,這也正是當前國際標準亟待完善的領域。

    可以說,這些實踐不僅具有示范意義,也將成為中國核電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新常態的一個起點。

    實踐

    在多年的核電發展進程中,世界主要核電大國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核電標準體系,如RCC、ASM等,并都將標準制定上升為國家戰略。伴隨著我國核電規模發展,我國核電標準化工作也積極推進,正在形成我國自主的標準體系,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核電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近期目標是到2019年,形成自主統一的、與我國核電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核電標準體系;中期目標到2022年,國內自主核電項目采用自主核電標準的比例大幅提高,我國核電標準的國際影響力和認可度顯著提升;遠期目標是到2027年,躋身核電標準化強國前列,在國際核電標準化領域發揮引領作用。與此同時,我國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

    中核集團重視并積極推進國際標準化建設,主導優勢產業積極培育國際標準,2013年正式啟動并開展無損檢測用電子直線加速器的國際標準制定工作即是成功的先例。同時中核集團積極參與和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活動,于2017年10月成功承辦了IEC/TC45年度會議,獲得各參與國的認可與好評。

    那么中核集團的三項為何能夠順利立項?

    目前我國核電正在從跟跑到并跑,不僅在三代核電建設領域具備了主導性的建設經驗,在三代核電自主創新中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技術優勢。在核電設計領域,作為具備豐富核電設備設計經驗與技術沉淀的核動力科研基地,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在核電站反應堆壓力容器及其他一回路保溫層設計領域具有強大技術研發實力與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獲得多項專利技術與創新成果,并在“華龍一號”的保溫層設計中得以成功應用,研發與工程結合,使得“華龍一號”核電站保溫層設計站在了世界前沿。而此標準的成功立項,也說明了保溫層設計正是當前國際標準亟待填補的空白,同時也將是中國經驗與優勢的集中體現。

    另外兩項國際標準的立項均來自于中國在重水堆建設中的創新實踐。

    在核電維修和運行領域,“冰塞”在重水堆實踐中已得到安全和成熟應用。應用冰塞技術,在重水堆創新實踐中做了大量操作試驗及材料科學研究,積累了大量數據,中核運行已掌握成熟的現場冰塞冷凍隔離技術,具備了豐富的現場操作經驗,每年均成功實施冰塞隔離上百例,保障了設備檢修在較短的時間內順利開展,保證了機組穩定運行。《核電廠冰塞冷凍隔離技術導則》的編制將對整個工業領域、部分民用領域做出重大安全貢獻,無疑也將為世界核電安全維修和運行做出貢獻。

    紅外光譜法測量重水濃度也同樣如此。自2002年重水堆核電機組運行以來,電廠化學人員使用傅立葉紅外光譜法對不同濃度的重水樣品進行分析,對不同重水濃度段的重水樣品分別建立了分析方法,完成了從0.02wt%到100.0wt%(質量百分比)重水濃度全范圍的分析檢測,準確的分析數據為我國重水堆核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作出了貢獻。

    無疑在這兩個技術領域,中國核電建設經驗將為世界創造可行的經驗借鑒,為世界核電安全運行提供可行的中國方案。

    而要讓更多的中國核電經驗成為國際標準,參與國際標準化制定之路將與我國核電一起成為時代發展的共同矚目。

    背景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一個全球性的非政府組織,是世界上最大、最權威的綜合性國際標準組織,是國際標準化領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織,負責目前絕大部分領域(包括軍工、石油、船舶等壟斷行業)的標準化活動。中國是ISO創始國,也是ISO常任理事國。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國際性電工標準化機構,負責有關電氣工程和電子工程領域中的國際標準化工作。

    ISO標準的立項全部采用P成員國投票制度,且有著近乎苛刻的投票通過條件。以ISO/TC 85/SC 6(反應堆技術)為例,該分會共有19個具有投票資格的P成員國。在針對項目立項的3個月投票周期內,只有當提案擁有2/3以上的成員國支持,且同時有至少5個成員國同意派出本國專家直接參與項目起草,才能夠達成立項條件。這充分凸顯出了ISO官方對于新立項標準的嚴謹態度以及各國間合作的平等、公開、透明原則。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