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联赛揭幕战/曼联 乌龙球/篮球直播360/2026世界杯在哪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核電新技術產業化面臨三重掣肘

核電新技術產業化面臨三重掣肘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發布日期:2018-02-22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加速調整,以及核電產業進入新一輪復興,更安全經濟的先進核電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已行至風口,有望引導核能利用走得更遠。但有業內人士近日表示,新技術產業化并非易事,目前存在成果轉化難、商業模式不清晰、產業化推廣慢等問題。
 
  “持續創新是我國核電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主旋律。”業內專家表示,“但是,如果創新成果得不到落地轉化,就會變成‘廢疙瘩’;落了地又得不到產業化推廣,就會變成‘展品’。”
 
  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示范項目正處于建設期,CAP1400還未開工建設;自主研發的四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即將建成,示范快堆剛剛開建;陸地和海上小堆也已進入落地前的關鍵階段。此外,我國在熔鹽堆、超臨界水堆、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ADS),以及核聚變、混合聚變堆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進展。
 
  然而,先進科研成果由圖紙走向產業化應用,離不開工程化驗證與商業化推廣,正是目前擺在中國核電產業發展道路上的兩個核心問題。
 
  業內專家表示,從世界核電發展的規律看,新的核電技術在具備批量建設條件之前,需要經過工程建設的檢驗和一定時期的運行驗證。
 
  事實上,2016年至今,除了開工示范快堆外,國內沒有核準其他新的核電項目。核電行業擔憂節奏放緩將對我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的實現,以及新技術產業化造成一定影響。
 
  2017年12月發布的《全球核能產業發展報告(2017)》也指出,華龍一號和CAP1400作為中國自主創新的新一代核電堆型技術,需要一定時期的建設與運營的驗證,以便更好地滿足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和“走出去”的需求。“根據國際通行做法和經驗,除了在技術開發階段需要進行實質性研發以外,新機型必須經過原型電廠或示范電廠建設、試運行等不同階段驗證,并經過至少一個燃料循環期的考驗,才可以批量推廣。”
 
  陸上核電面臨產業化推廣的現實問題,而海上小堆則面臨更多未知的挑戰。中核集團近日發布消息稱,該集團與煙臺市日前簽署《海上清潔能源綜合供給平臺及泳池式低溫供熱堆項目合作協議》,將加速推進海上清潔能源綜合供給平臺及泳池式低溫供熱堆項目在煙臺市開發和建設。
 
  據了解,中核集團目前主要推出的海上小堆型號為自主研發的ACP系列,包括ACP10S、ACP25S、ACP100S等不同功率規模的浮動式核電站堆型,尤其是ACP100S,自2010年啟動研發以來,已進入落地階段。同時,中核集團ACP100S、中廣核ACPR50S、中船重工HHP25均已進入我國海上核動力平臺“國家方陣”。
 
  雖然核電行業目前普遍看好海上小堆的應用前景,但對現階段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也抱有困惑。
 
  “盡管小堆在海上能源供應、海水淡化等方面具有優勢,但目前國內反應堆安全評審還未涉及海上小堆,且缺少標準支持,核電、船舶制造企業以及其他參與方的投資運營、商業模式暫時不清晰。”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國家應盡快制定并完善針對小堆各項應用的法律法規,出臺相關行業標準與監管規則,在保證小堆安全性的前提下,指導企業探索健康的投資與運營模式。”
 
  “核電、裝備制造企業雖然在核電站建造運營方面有成熟經驗,但海上核動力平臺是新事物,在投資模式,以及建造運營、安全監管等方面需要重新建立一套標準。要實現研發成果的高效率轉化以及商業化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業內分析人士表示。(朱學蕊 盧彬)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 意見反饋 向網站管理員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