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記者韓舒淋/文
劉鐵男被調查后,2013年3月,曾亞川由國家能源局政策法規司司長轉任核電司副司長
《財經》記者韓舒淋/文 馬克/編輯

空缺四個月的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司長一職已經有了人選,新司長是曾任國家能源局中國核電發展中心主任、政策法規司司長、核電司副司長的曾亞川。
《財經》記者獲悉,曾亞川的調令已正式下達。今年8月,核電司原司長劉寶華升任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核電司司長一職此后一直空缺。
曾亞川長期在核工業領域工作,歷任原國防科工委(中國核工業原主管部門)體制改革司處長、副巡視員。2008年調任國家能源局,歷任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司長,并擔任新聞發言人。
2013年5月,劉鐵男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并被免去領導職務,8月,劉鐵男被開除黨籍和公職。2014年12月,劉鐵男一審被判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曾亞川的工作能力一直頗受認可,但其仕途亦受劉案牽連。2013年3月,國務院機構調整,原國家電監會與國家能源局合并組建新國家能源局,曾亞川任核電司副司長。2016年6月,能源局設立中國核電發展中心,該發展中心為能源局下屬的正局級事業單位,曾亞川就任發展中心主任。
有接近國家能源局的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劉鐵男案發前后,原國家能源局政策法規司面臨巨大壓力。但曾亞川仍保持司里的工作不斷,干部不亂,順利完成原能源局政策法規司與原電監會政法部的合并工作。
在曾亞川擔任新聞發言人期間,能源局對媒體比較開放,經常組織媒體活動,與相關司局負責人交流,劉鐵男案發后,對外交流有所收緊。
根據2013年公布的《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核電司的職責為擬訂核電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并組織實施,組織核電廠的核事故應急管理工作。
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目前已居全球第四。截至第三季度末,投運核電機組37臺,總裝機容量達3580萬千瓦,僅次于美國、法國和日本。今年1至11月,國內核電發電量為2259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3.9%,相當于減少燃燒標煤705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5億噸。
同時,中國還有全球最多的在建核電機組,當前全球一共有59個核電反應堆在建,其中中國有19座,總裝機容量約2200萬千瓦。國內在建及在運機組總容量約為5800萬千瓦。
根據國家發改委2012年頒布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到2020年,中國核電在運裝機容量將達5800萬千瓦,在建裝機容量3000萬千瓦的目標。按照在建項目建設周期為五年的理想推算,若工期順利,至2020年前后在建機組基本可投運,勉強能夠實現5800萬千瓦在運核電機組的目標。但自2015年12月以來,中國已經連續兩年沒有新的核電項目獲批,發展陷入停滯,至2020年在建30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幾無實現可能。
全球范圍來看,受2011年福島核事故及美國頁巖氣革命影響,新建核電安全標準提高,成本上升,新一代核電技術項目都存在拖期、超支問題,這使得核電競爭性大幅受挫,不少國家出臺“棄核”政策。
但是,為滿足能源供應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核電仍在不少國家有發展潛力,包括英國、阿根廷、印度、土耳其、南非、肯尼亞及部分東歐國家都有繼續開發核電的計劃。受福島事故影響而一度全面停止運營的日本核電站,近年來也在逐步恢復運行。根據國際能源署今年11月發布的《2017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在可持續發展情境下,到2040年,核電發電量將從2016年的2476TWh增長至5345TWh,提供全球15%的電力供應。
作為一名“老核電”,曾亞川對中國的核電發展一直抱持信心。在2015年12月一個核電業內的會議上,曾亞川發言說:“2030年的核電發展戰略正在抓緊編制,未來15年,核電將在能源發展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核電走出去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大有可為,一路一帶建設也為開展國際合作搭建了平臺,這些都對核電自主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責任編輯:張玉